孩子小學已經厭學怎么辦?
孩子小學還沒畢業,如果不能適應下一階段繼續上學,孩子未來會面臨很多問題,我們希望孩子去上,孩子不想去上,以后怎么辦?
孩子的學習本來是家長的焦慮的來源,但是很多家長都不自覺地把焦慮轉嫁給孩子。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無論是上了多少學,學了多少知識,給孩子報了多少興趣班,這種焦慮一定會傳遞給孩子。
所以,家長要首先從自己開始,無論自己想做什么,能夠做什么,都不能成為孩子學習的拐杖。
孩子厭學,到底是為什么呢?
對于孩子來說,到底是為什么?
首先,孩子厭學的情緒其實是家長自身的焦慮。
《小舍得》里面的田雨嵐,從一個非常優秀的學霸媽媽,到現如今對兒子各種鞭策,兒子要是能夠學好,考個985,她就少不了每天的嘮叨,壓力巨大。
我問她:你有這樣的焦慮嗎?
她說:我只要孩子能夠上985,我就知足了,其他的我什么都不需要操心,只要孩子能開開心心的。
我說:你現在才明白,我們以前做了這么多的努力,是想讓孩子更好的未來更好,讓孩子更有出息。
但是你現在這么努力,你才發現,孩子現在這么焦慮,是因為你給孩子施加了太多的壓力。
圖片來源于網絡
孩子的壓力太大,對于外界的焦慮來自于父母,也來自于老師,更來自于學校,來自于同學,尤其是來自于社會。
孩子只有在學校里面,通過學習,才能更好的成長,才能更加輕松的應對社會上的競爭壓力,才能有更好的心態去應對未來更多的挑戰。
我們相信,父母所表現出來的焦慮,其實是對孩子的一種負面的預言。
我們需要看到孩子焦慮背后的深層次原因,才能有針對性地解決這個問題。
2、學會與孩子共情
當孩子表達情緒時,不要對孩子進行批評,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自尊心是很強的。
如果父母總是認為孩子鬧情緒就是不好的,不能容忍孩子發脾氣,孩子就會有一種孤立無援感,他在發脾氣,發脾氣。
而在家長的眼中,他只有這樣的一個感受:覺得自己的孩子不行,不愛學習,什么都做不好。
這就是家長的過度焦慮,它把孩子推進了“焦慮癥”的旋渦中,孩子的精力集中在處理這件事情上,對一件事情的注意力和反應速度會更好。
但是孩子和家長的焦慮,在這個過程中會逐漸惡化,等到孩子出現各種問題時,家長卻再也無法控制,孩子就會發展到最后的極端行為。
02
焦慮的家長,會給孩子帶來哪些傷害?
1.孩子越來越多的壓力
面對生活中的壓力,孩子需要面對的不僅是學業,還有來自父母的壓力。
有很多的孩子,在家長的眼里就是自己的孩子,父母根本看不到。
有些家長會說,那他們沒有管孩子,只是聽他們的,完全不管孩子的。
有些家長會說,他們不需要管孩子,孩子犯了錯了,就該打一頓,讓他們長長記性。
但是,孩子成長到一定階段,孩子的心理也會發生變化,慢慢地,孩子會出現和父母一樣的問題。
這種成長過程中的焦慮,會讓孩子們無法承受生活中的挫折,他們就會覺得生活沒有意義,沒有價值,產生厭學、網癮、抑郁的情緒。
沒有得到父母的支持和幫助,孩子很容易沉迷網絡游戲,甚至出現厭學的情緒,嚴重者還會出現意外傷害自己,甚至自暴自棄,或者從此一蹶不振。
因此,作為父母的我們,在孩子出現問題時,我們需要去思考:
我們為什么會把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上?
我們為什么會把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上?
我們曾經在孩子面前做了什么?
我們曾經幫助孩子解決問題的時候,我們自己做了什么?
如果我們曾經做過這些,那么在孩子偏離了正確方向的時候,是否也做過類似的事情呢?
你有沒有想過,你是不是也曾經把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上,但是你做了什么,導致了孩子偏離?
是否也做過類似的事情呢?
當我們把自己的意識和需求,強加在孩子的身上,自然孩子會反抗。
這時候,你的初心是期望孩子能好好學習,提高成績,所以你的目標也是希望他能將來有一個好工作,那么你就要把這個目標,分解為一個個小目標,達成,成為一個個小目標,當你的心,有了小目標,就會發現你身上的那些小目標,可以是那些正面的,積極向上的,有正能量的,那么孩子就會把那些小目標變成一個個小目標,而不是一個個大目標,把小目標變成一個個小目標,這就是在為一個個小目標去努力。
正能量,是一個人前進的方向,正能量的父母一定要學會用愛去影響孩子,給孩子力量。
對孩子的教育,要從最初的一念放下,孩子有問題一定要先從父母身上找原因,而不是去指責孩子,從一開始,就對孩子的言行舉止進行規范。
我是豆豆麻麻,家有小豆豆,想要育兒干貨的朋友們,都可以關注我,每天為您提供科學靠譜的育兒干貨內容。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60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