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治療孩子厭學機構 供圖
編者按
孩子厭學,就好像穿過一層厚厚的厚厚的衣服,脫掉一層厚厚的皮,就是厭學的結果。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但是,一旦厭學,對父母而言,要做的,卻是耐心地勸解、鼓勵,從而可能轉機。
1
被父母“推”出門外的孩子,
真的好嗎?
小丁在上海一所高校讀書,一直都很努力。
大三的時候,因為學習成績不好,她決定輟學回家。
當時,她成績很差,勉強考上了個三本院校。
畢業后,因為感覺學歷低,加上后來工作太忙,壓力大,回家之后,感覺自己又成了父母的累贅,所以她又回到校園里,繼續開啟了流浪生活。
有一天,她的同桌撿到一張紙條,上面寫著:“你太沒用了,再也不管你了?!?/p>
看著紙條上的“我不喜歡你了”,小丁的媽媽哭了,因為她覺得自己不配得到所有人的喜歡。
班里的同學都不喜歡她,大家對她都很好,但小丁的成績不好,在學校的時候經常被老師嘲諷。
為了擺脫這些,小丁的父母只好帶小丁去看心理醫生,最后被診斷出抑郁癥。
很多時候,孩子之所以成為這樣,都是因為父母從小對孩子的教育方式是“打擊教育”,從來都是否定式教育。
在這樣的教育下長大的小丁一開始就沒有感受到自己的價值,也不知道自己的價值。
同事一直對孩子抱有很高的期望,給小丁配各種各樣的培訓,用各種方法給小丁的人生加分。
正是因為這樣,小丁的內心才逐漸出現了抑郁,甚至在生活和學習中都出現了消極的厭學情緒。
二、家庭教育對孩子來說是什么?
美國教育家杜威指出:“在家庭教育中最容易犯的錯誤之一就是用錯誤的教育方式,讓孩子在錯誤的路上越走越遠?!?/p>
教育孩子是每個父母都有的必修的一門課,但是在很多父母看來,只要能給孩子提供最好的條件,吃好的、穿好的、住好的,孩子就什么都不用操心,殊不知,孩子的內心是非常脆弱的,稍有一點風吹草動就會激活他的心理防線,使得他們產生心理危機。
正如小丁所說:“我們的家庭教育方式,大部分都是‘嚴師’式的。”
不少父母,包括很多學校里的老師,為了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不惜在孩子面前言而無信、急功近利。
“父母是孩子最大的命運?!?/p>
這樣的教育觀,在某種意義上,是錯誤的。
因為,教育本身就是要把孩子培養成材、成材的。
“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學校教育以培養學生們良好的品德和個性為目標,而家庭教育以培養孩子們良好的品格和個性,從而起到教育的目的。
而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
也是幫助孩子形成健全人格的基礎。
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哪個方向對孩子好,孩子就會成為什么樣。
所以,如果您覺得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是“兩回事”,那么,我要說,教育孩子,就是要改變家庭的生態環境,改善社會對孩子的要求,更要改善他的人格魅力,才能對孩子的教育產生積極的作用。
要想讓孩子健康地成長,要改變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那就必須要改變家長的教育模式,家庭教育應該是個性化的教育,而不是懲罰式教育,孩子做錯事了,我們對他的指責是:“為什么你這么點小事都做不好?”家長所表現出來的無助,讓孩子無意識地去解決問題,而不是解決問題,這是很多家長的現狀。
很多家長只顧著賺錢,但是他們不知道的是,孩子的精神世界應該是豐富多彩的,包括陽光、樂觀、自信、善良等等。所以,家長需要在孩子身上多花一些時間,讓孩子更好的成長,同時也是在避免孩子出現一些不良的行為。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64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