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澤孩子厭學逃學
7月27日,菏澤市,10歲女孩因為不想上學,輟學在家,想輟學外出打工,家長實在沒招了,這個9歲的女孩,她是個厭學逃學的孩子,15歲,和同學發生矛盾被母親批評后跳橋自殺,被救起后也被打醒。
菏澤孩子厭學逃學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一天下午,5歲的澤清(化名)把在家里寫作業的事情拿出來對媽媽說,準備出院玩兩天,媽媽一聽很吃驚,責罵了孩子兩句。
沒想到,孩子因為受到批評就跳樓身亡。
9歲的小孩,由于沒有得到爺爺奶奶的理解,便對奶奶說:“你根本就不關心我,還是出去玩,我沒有任何煩惱。”
奶奶聽見后,也火冒三丈,沖著孩子說:“你還天天嫌我煩,就是貪玩,不好好學習,看我不打死你!”
然后,孩子被送回了老家,因為跟爺爺奶奶住一起,平時也沒有多少錢,想著讓孩子放松放松下,就答應了孩子的要求。
結果,三天后,孩子徹底被學校勸退,放棄了之前的一切,同時也被家長拉黑了。
可孩子是怎么就突然變成這樣了呢?
我實在納悶。
明明前兩天,我跟孩子聊過,他也是從老師那里得到了一些關于孩子粗心的消息。
孩子聽完后,就哭了。
我靜靜地聽完以后,繼續鼓勵孩子,說:“你這次沒考好,是很正常。媽媽相信你下次會考得更好。”
“但是我知道,你一定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了。”
“是的,你有沒有想過,你為什么要這樣做呢?”
孩子還是很委屈地哭了。
“但是媽媽就像你剛才收拾的玩具一樣,你以前也試過了,所以我就改正了。”
“但是下次你再犯同樣的錯誤,你就要想想看,是不是你以前做錯了,導致我犯錯了。”
孩子繼續哭。
我繼續耐心地說:“那你能原諒媽媽嗎?”
“能原諒嗎?”
“原諒。”
“那我現在怎么辦?”
“你想怎么辦呢?”
“下次再犯錯了,你想好怎么辦?”
“寶貝,媽媽希望你下次再接再厲,不能再犯同樣的錯誤,好嗎?”
“寶貝,媽媽希望你怎么做?”
“寶貝,媽媽希望你下次再接再厲,下次再接再厲。”
這樣的表達會讓孩子感受到你是在關注他,并且認可他的行為,自然會讓他慢慢地改正錯誤。
4、多用“就事論事”代替“翻舊賬”
其實,大人也是從孩子成長過來的,我們生活中也常常會犯錯,大人不允許的事,卻偏偏要孩子“畫大餅”。
比如小孩子不肯吃飯,我們總是會說“你不好好吃飯就長不高,你再看我就給你買XX”之類的話,雖然我們有時候嘴上不說,但是心里已經給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傷害,孩子屢教不改,自然就會被同樣的東西傷到。
我們應該用孩子能夠理解的語言去感化他,而不是用語言暴力去逼迫他屈服。
5、給予孩子更多的陪伴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需要的不是一味的打罵和指責,也不是一味的控制,當然也需要得到父母的陪伴,畢竟陪伴的時間還長,孩子最需要的就是父母的愛,而不是一個拿著手機就可以玩的保姆。
孩子的教育和成長過程中,父母的陪伴是必不可少的,而只有父母高質量的陪伴和溝通,孩子才更愿意接受父母的教育引導。
如果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無法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任由孩子發泄,很容易讓孩子的心靈受到傷害。
而且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如果父母經常對孩子動手打,那么孩子也會存在著暴力行為,再加上現在網絡信息那么發達,孩子很容易接觸到一些不好的東西,孩子的內心也會變得比較脆弱,有暴力的傾向。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68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