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如何厭學的問題
我之前曾經教過一個孩子,說是不愛寫作業,怕學習太累,放棄學習,但我認為問題是厭學,只要厭學,或者玩手機的時間超出了學習的程度,他自己就會放棄自己的事情,比方說,玩手機。
為什么?因為作業太難了,孩子沒有辦法從自己喜歡的學科入手,所以他就不想寫作業,只是父母催促著他寫,不想寫作業。這種情況下,父母如果想要立刻讓孩子愛上學習,想要讓孩子去體驗一下知識的樂趣,那孩子肯定是不愿意的。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那么,我們父母在讓孩子不厭學的過程中,可以做些什么呢?
1、讓孩子體驗一下知識的力量
有的父母為了讓孩子愛上學習,就經常讓孩子寫作業,但是,孩子在寫作業的過程中,就會因為不知道怎么寫,寫的很慢,父母就生氣了,說“你怎么這么懶!”
“你怎么這么不聽話!”
“你到底是怎么回事?”
孩子就會想,“這就是你不愛我了嗎?”或者說“你是不是不愛我了?”或者說“你是不是不愛我了?”
孩子就會本能地認為自己的行為就是不對的,是錯誤的,是不被父母愛的。
所以,家長的這種教育方式,實際上會在孩子的心里種下“恐懼”的種子,因此,他們就會越來越不愿意去寫作業。
三、如何正確的解決孩子寫作業問題?
家長該如何面對孩子寫作業問題呢?
1.讓孩子學會時間管理
一個人的時間管理能力是在小時候就要培養的。
美國斯坦納大學心理學教授,在《時間管理大師》一書中提到過一個關于時間管理的課程,主要講的是如何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
只有學會管理時間,我們才能更好地掌控自己的人生,才能掌控人生。時間管理最重要的是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
而這套方法也正是基于孩子們對時間的認知,幫助他們更好地掌控時間。
當孩子在學習時,我們要讓他們知道:
“時間管理是一個能力”,而這種能力往往是孩子們在學校里就獲得的。
最主要的是,能夠正確地掌握時間,同時也能夠清楚地掌握自己的任務分配。
作為父母,我們可以讓孩子自己制定自己的學習時間,或者是制定自己的計劃,這樣在保證計劃的執行的同時,也會激發孩子的熱情,讓他們更加努力去完成自己制定的計劃。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如何幫助孩子擺脫拖延癥?
1. 孩子養成規律性的習慣
人的習慣是受大腦控制的,所以想要改變事情,就一定要合理規劃。
我們必須從孩子日常生活中去幫助孩子養成這種習慣。
如果在孩子學習的時候我們只是一味的去催促孩子,那孩子的時間觀念又怎么能夠形成呢?
所以我們一定要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培養孩子這種習慣,這樣才能讓孩子從小就養成不拖拉的好習慣。
2. 培養孩子時間觀念
現在孩子學習的時間觀念其實是有些非常的不合理的,家長應該在孩子每天的時間觀念當中去引導孩子對時間觀念的建立。
我們不要給孩子制定計劃,也不要去給孩子報各種輔導班,因為這可能會讓孩子感覺到更加的厭煩。
而且我們也應該給孩子做一個好的榜樣,陪著孩子一起去完成計劃,讓孩子也養成這種好的習慣。
3. 養成愛閱讀的好習慣
父母們一定要注意培養孩子愛閱讀的習慣,這個習慣就要從孩子兩三歲開始培養,最好的一個是繪本故事。
雖然這個時期孩子的閱讀量有些偏重于他們感興趣的讀物,但是這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適合閱讀的,那么父母們可以通過和孩子一起讀書的方式,培養孩子愛閱讀的好習慣。
這里的閱讀可以從孩子日常生活中的故事開始,讓孩子在故事中能夠知道,一些好的故事,或者一些他認為不值得讀的書,孩子可以自己讀,而不會讀父母的版本,他們讀給父母聽,這樣可以讓孩子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一個“讀書”的好習慣,從而不容易被其他的事物所吸引,也就不會被一些不良的書籍所吸引了。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71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