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待孩子厭學的問題,很多父母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
有些父母發現,孩子越是不去上學,越是威脅、嚇唬孩子,孩子往往越是心生恐懼,更加不愿意去上學。
有的父母對孩子是又愛又恨,恨鐵不成鋼,干脆對孩子打罵,或者連打帶罵,導致孩子的性格出現問題。
之前有這樣一位家長,小時候看見自己的孩子學習成績不好,一氣之下把孩子打了一頓,關在家里,這位家長卻沒有想到,自己的教育方法,竟然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首先,孩子學習成績不好,父母很著急
有很多的父母,發現自己的孩子學習成績不好,甚至變得厭學,父母都是無可奈何。
實際上,孩子成績不好,到底哪里是厭學,究竟是因為什么,父母一定要先搞清楚。
厭學是學生對學習的負面情緒表現,從心理學角度分析,主要表現為對學習認識上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極對待學習,行為上主動遠離學習。
1、厭學程度不同
有的孩子只是單純對學習有畏難情緒,行為上主動遠離學習。有的孩子則是在學習上遇到困難后,消極對待,逃避學習。
其實,厭學的程度不同,表現在不同的年齡段有不同的特征。
幼兒園的孩子可能表現為:對上學過于依賴,不愿意承擔責任,在學習上沒有自信,沒有主動性,一到考試就頭痛、肚子疼,甚至出現頭暈、失眠等現象。
小學生則是可能開始對學習產生畏難情緒,遇到困難就逃避,缺乏自信,甚至恨書、恨老師、恨學校,就會厭學、拒學。
青少年的厭學心理是一個普遍現象,由各種原因引起的。
比如學習上的困難、家庭教育的不當、學業上的壓力、同伴交往的困難等,心理需求都有可能會導致厭學。
而厭學的表現則是情緒低落、不愿學習、焦慮、抑郁、愁眉苦臉、發脾氣等,甚至行為上表現出排斥、敵對、拒絕上學、拒絕上學等病態表現,一旦出現此類情況就要及時到醫院專業機構咨詢和治療。
而一旦孩子出現厭學、逃學的情況,則需要家長有一個正確的態度,多花時間陪伴孩子,幫助孩子擺脫厭學的困境。
那么,作為家長,應該如何避免孩子出現厭學問題呢?
02
根據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心理需求不同
從小學生可以看到的教育內核,正是由兒童從幼兒園走向成人的過渡階段,也是孩子心理、行為習慣、社會適應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相互影響的結果。
小學生對社會關系的適應程度較高,他們能夠客觀地認識和適應環境,學會與他人進行交往,這種心理狀態是很受歡迎的,與他們的校園生活關系一般來說是比較親密的。
而在初中階段,學生與老師之間的關系過于緊密,學生的安全感得不到滿足,孩子很容易出現不自信的情況。
這個時候,家長可以借助心理醫生來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1、多鼓勵孩子
如果孩子因為某種原因在課堂上注意力無法集中,或者不愿意遵守課堂紀律,家長應該多鼓勵孩子,多鼓勵孩子,給孩子信心,讓他們因為自信而勇于表達自己,這樣就能夠促進孩子更好地適應課堂秩序,也能夠培養他們的獨立自主的能力。
2、尊重孩子
孩子們有時候做出一些不聽不進去的事情,家長們不要輕易因為心軟而沒有第一時間站在他們的角度去批評他們,或者直接就去打擊他們。
作為家長,當他們想要否定孩子的時候,他們就會有可能會有叛逆的表現,所以家長們不要忽視孩子的這些表現,從內心尊重孩子。
3、滿足孩子的需要
有些孩子他們小的時候,物質需求是比較多的,或者說是他們想要什么,父母們一定要去滿足孩子,因為這種滿足感是孩子們所不能比擬的,他們會認為自己得到的一切都是最好的,當然也就會去做一些不愿意做的事情。
而當他們有了更多的選擇權后,就會和父母產生分離感,
他們認為自己得到的一切都是父母所給予的,自己的一切都是最好的。
而這種心理上的分離感會讓孩子們變得更加焦慮,因為他們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會帶來什么后果,而這種焦慮感會促使他們做出更多的傻事,以至于影響他們的心理健康。
很多父母會因此傷透腦筋,從而導致了孩子的焦慮情緒,這樣的惡性循環,對于孩子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
所以為了孩子們的健康,還是請各位父母們停止這種惡性循環,
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吧!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51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