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歲孩子不聽話,一怒之下揮刀自殘,釀成悲劇。
二十歲孩子,不上學,還毆打父母,殘忍殺害父母,當時父母氣不過,竟然動手,寧愿把孩子拖到雪地里,讓孩子跪在地上,也不肯讓孩子學習,而是選擇“自虐”。
當時青春期的孩子正處于叛逆期,我看著都覺得可怕。
這樣的孩子,如果父母在這個時期不管,真的有機會成為孩子生命中名副其實的貴人。
而中國傳統的家庭教育里,父母說一不二。
有一次我在處理一個個案的時候,做完了咨詢。
咨詢師問我:“你現在因為玩游戲,把父母罵了,你會怎么辦?”
我說:“你會罵我,我更愿意用打游戲來解決問題,因為游戲可以讓我放松心情。”
咨詢師問:“如果讓你不用游戲,你會怎么辦?”
我告訴他:“你如果有拿起游戲,你就可以玩。”
這樣,他們就不再只是盯著游戲,而是把注意力放在游戲上。
他們覺得這樣做,是因為游戲好玩。
游戲就像是《王者榮耀》的一個社交工具,它可以讓孩子們開始有話題,但是,到底能不能玩游戲?游戲也是社交的一個重要渠道。
我始終認為,讓孩子完全不玩游戲是不現實的,因為游戲可以讓孩子們更快融入集體生活。
所以,他們才會選擇在游戲的世界里找存在感。
而在父母不斷地否定孩子之后,孩子就會覺得自己被否定,從而更加沉迷游戲,一個人如果一直沉迷游戲,生活中是很難正常的,這也就意味著孩子的身邊沒有什么能夠吸引他的東西。
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孩子沉迷游戲很可能是因為他在現實生活中找不到存在感。
第二,游戲的精神依賴。
現在的孩子不知道如何去排解內心的情緒,只能從游戲里去尋找一種比較刺激的快樂。
如果在現實生活中,孩子經常能夠感受到成功的感覺,經常能夠感受到來自家長的肯定與鼓勵。
那么他就會更加的有信心去挑戰各種困難,而不是一蹶不振,躲在游戲里找存在感。
因此,我們可以這么說,網癮不是天生的,是在家庭環境中長期存在的,因此,需要我們去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讓孩子從游戲中去找到存在感。
當我們通過游戲去了解孩子內心真實的需求,或者在孩子有問題的時候,跟孩子一起商量如何解決的時候,游戲的精神也就會被帶動起來,變得更加精神。
這一點對于孩子的將來是很大的,也是很有幫助的。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51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