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孩子厭學教育學校應該怎么教育?
如果我們家長處理得不好,孩子自然就會很難愛上學校,甚至更有可能成為學校里的問題少年。那么,孩子的厭學是怎么回事呢?
小編有一個在學習和生活中都非常念書的外甥女,今年開學,從小學到現在成績一直在中游徘徊,而且最近的一次考試她居然掉到了班級中等水平。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班主任老師跟我說,外甥女這次考試成績從班上的第10名降到了第20名,班主任還專門找了外甥談話,說孩子開始出現厭學的情況,讓我感到很意外。
外甥女回答說:“我不知道為什么,我就是不知道為什么,就是覺得學習沒有意思,上課也聽不懂。”
我很吃驚,為什么她會這樣說?
老師問:“你的意思是不知道為什么?”
外甥女說:“老師說我上課不認真聽講。”
我很驚訝,就問她:“那你上課認真聽講,你上課是怎么做筆記的?”
外甥女說:“同桌講什么課,我同桌講到的就記住了。”
老師也說:“全班40多個孩子,這個很簡單,大家都聽懂了,你就不會了。”
外甥女一臉不屑,老師接著說:“其實你上課也聽不懂,同桌講得很好,你只不過上課聽懂了,下課就忘記了。”
我愣了一下,忙說:“你只是聽講,老師說的你能聽懂。”
我聽了外甥女的話,表面上看起來是在聽講,其實心里想的是:“我要認真聽,認真聽講。”
老師說完這句話之后,外甥女就不說話了,但其實我心里是有點竊喜的,外甥女的聰明伶俐,雖然她學習成績不怎么樣,但她也有自己的優勢。
因為老師說,她知道上課認真聽講,是一件很有價值的事情,學習因為認真而不是一件很機械的事情,這就需要她通過自己的努力,來驗證自己的學習能力。
一個孩子上課不認真聽講,是因為沒有認真聽講,這也是為什么有的孩子上課不認真聽講,其實并不是孩子不認真聽講,而是孩子根本就沒有學進去。
孩子上課不認真聽講,其實是因為孩子沒有學進去。
心理學上有一個名詞,叫“超限效應
”,指的是外界刺激過多、過強或者作用時間過久,從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逆反的心理現象。
說白話就是:
“要想說出的話有力量,就別嘮叨”
“7歲的兒子必須給我講故事”
“我明白了,就是必須讓他聽我講”
孩子不喜歡讀書,家長總覺得很煩,怎么講道理都不聽,一大堆大道理說了一籮筐,可怎么講還是不聽。
想要孩子愛上讀書,家長先要學會愛讀書,這樣才能培養出一個愛讀書的孩子。
看過一句話:
“書里的世界,比現實更美好;
它們會成為孩子最好的伙伴,指引孩子們成長。”
因為家長們愛孩子的心情,能感同身受孩子的學習。
而這個看似“無味”的教育,卻能為孩子提供一場與世界相處的高質量的成長之旅。
給孩子留點時間,多陪孩子,
多去了解孩子,
孩子的天性才會在父母陪伴的過程中逐漸形成,
這就是“陪”,是以身作則,言傳身教,而不是死記硬背。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55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