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厭學不寫作業家長該怎么辦?
1、
先思考一下,孩子是不是對老師,家長有偏見,對老師不喜歡,對學習缺乏興趣,以至于干脆不去學習。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2、
孩子對家長不喜歡,不會高興,
不會和家長合作,回家后就會和家長對著干。
3、
家長在孩子面前,沒有威信。
家長沒有權威,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孩子在這種家庭環境中長大,會讓孩子在潛意識中認為,家長說話不算數,自己是一個很失敗的人。家長也會因此經常對孩子大吼大叫。
4、
家長對孩子要求過高,孩子壓力過大,精神過于緊張。
5、
孩子會因為一點小事就情緒失控。
6、
家長對孩子的期望過高,孩子不知道如何合理分配時間。家長會把孩子學習上的失敗,自己的焦慮轉移到孩子身上,孩子認為自己學習成績不好,沒有達到父母的期待,會感覺自己不被愛,自己的事情都沒有辦法完成。
7、
家長對孩子要求過高,導致孩子壓力過大。
8、
家長對孩子要求過嚴,因為考試焦慮而對孩子的健康產生影響。
9、
父母喜歡攀比,孩子會焦慮。
10、
家長對孩子的愛過多,導致孩子與父母的關系過于緊密。
11、
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總是抱怨工作、生活、脾氣、教育,孩子會感覺不到父母的愛,就會想要逃離,不愿意與父母親近。
12、
孩子不懂得感恩,沒有責任感,不知道孝敬父母。
父母對孩子的愛很是無私,是對孩子最大的尊重,孩子會愛父母,就不會想跟父母親近。
13、
對孩子的不放心,害怕孩子做不好,孩子做不好,父母就會覺得孩子沒有能力,孩子怎么這么不聽話。
14、
父母很忙,很累很累,孩子對父母愛答不上來。
15、
當父母有事沒事就拿起手機,對孩子說:“一邊玩去。”
16、
當父母有事沒事拿起手機,一刷就停不下來,孩子會產生極度的好奇。
17、
孩子的學習是很緊張的,但是孩子的作業你卻要在孩子睡著以后才開始,長時間的“關愛”只會讓孩子感到焦慮。
18、
為了孩子,父母要想盡一切辦法,想著這輩子就這樣,孩子長大了就會明白,父母不在意的事情,就不會去想盡辦法。
19、
你怎么不聽話呢?
你讓他快點起床,他還是磨磨蹭蹭蹭蹭的;
你讓他吃飯,他還是磨磨蹭蹭蹭蹭的;
你讓他睡覺,他還是磨磨蹭蹭蹭蹭的;
…………
為什么孩子的這些都是“話癆”?
因為孩子的思維能力實在跟不上大腦的發育,很多事情他還不能理解。
爸爸媽媽也不知道該怎么辦?
針對這種情況,幼兒園時期的孩子,通過角色扮演的游戲,來判斷爸爸媽媽是誰。
有些游戲,能鍛煉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
也能讓孩子更好的適應環境,更快的適應社會。
01 情景模擬的游戲
不同的場景,有不同的游戲,讓孩子在游戲中,增長知識和能力。
游戲前,爸爸媽媽媽要盡可能地讓孩子放松。
模擬情景模擬情景是一個特別好的辦法。
孩子每次在家里玩,用眼睛看,然后模仿大人說:“我要吃飯,我要睡覺,我要睡覺,我要睡覺,我要睡覺。”
從一開始,孩子就被夸張的游戲規則給吸引住了,爸爸媽媽媽就要在旁邊看著孩子,自己動作夸張地說“我要吃飯”。
而且,爸媽在說這個故事的時候,語氣是帶著自己的嘲笑。
媽媽說:“你看那個小朋友,都不喜歡跟她坐一起。”
爸爸說:“看來那個小朋友不喜歡和你玩了,他就是喜歡一個人坐在一起。”
爸媽在一旁引導孩子,不要被嘲笑的情緒所左右,并鼓勵孩子表達出來。
03
面對孩子的錯誤,很多父母喜歡用“開玩笑”的方式來教育孩子
例如,在打電話或者跟朋友聊天的時候,對孩子說:“你是不是喜歡小動物?那是因為它很可愛,每次你遇到小動物都會很開心的。”
這樣說,孩子就會從這種方式中感受到“社交的快樂”。
03
父母和孩子可以用“開玩笑”的方式來教育孩子
當孩子學會一些新技能之后,父母就可以嘗試著放手讓孩子自己做一些事情。
例如,孩子學會了疊衣服,父母可以說:“寶寶,你把衣服疊的很整齊,這樣好看!”
在一些父母看來,這樣的夸獎是充滿著“神通廣大”的,其實是違背了孩子的成長規律的。
比如,孩子學會了兩個月就會背古詩,但是當他發現孩子半天還不能用正常的語言表達出來,就算是大人很高興的夸獎,也很難激起孩子的興趣。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58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