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15歲孩子厭學嚴重,硬逼著父母給報了遼寧政法大學。孩子發病以來,母女倆都明顯出現精神狀態不好、情緒低落等癥狀。
“女兒最近經常說不想上學,去學校就坐立難安,小車在她面前眼睜睜看著她變成了一個厭學女孩。”近日,湖北武漢市江夏區一中九年級學生小林(化名)突然喊話:“小金快救我啊,我不能再忍受這個煩悶的生活了,就想去死。”原來,小林從小就患有輕度抑郁癥,她說,小學的時候,爸爸媽媽工作很忙,從來沒有在她面前說過學校的事,也從來不曾有機會傾訴自己的心事,也從來沒有勇氣直接和媽媽說,久而久之,她變得沉默寡言,不愿意跟家人溝通,性格也逐漸變得孤僻。
在學校,她曾因為想要一個活動服裝店,不想參加,甚至于,她曾經告訴媽媽自己不想上學,但是,媽媽卻偷偷翻看了她的日記本,上面記錄的全是小林最近的狀態,最終,小林被診斷為重度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小林的媽媽無法理解這個結果,后來,她帶孩子看了心理醫生,她才知道,原來女兒想要一個能讓她心花怒放的東西,也有那么多誘惑。
她馬上意識到,如果任由孩子一直這樣下去,以后長大了也不會有什么出息。于是,她把女兒送到了心理醫生那里,想讓醫生幫她把女兒治好。
醫生告訴她,
“這個孩子的問題和她的家庭脫不了關系,這個家庭里的每個人都有問題。”
小林的父母聽了醫生的話,沒有責怪孩子,而是在小林的身上找到了生之初衷。
小林的父母,真的很愛孩子,非常重視對孩子的培養。
為了讓他以后更加努力學習,他們把全部的時間都花在了他們認為值得的地方,不僅給他提供了優越的學習條件,還給他提供了高雅的生活條件。
他們告訴小林,
“這是你媽媽的功勞,要給你證明,你媽媽不是把一切都給你管了,而是在不斷地培養你自己,要自己掙更多的錢,培養你的技能,這是你應該做的,你不能要為你自己活,這是你應該做的。”
于是,小林變成了父母期待中最想要的樣子。
最終,她完全變成了父母期待中最想要的樣子。
小林變成了很普通的一個人,
她說,自己從小到大的人生是父母安排的。
小時候,媽媽對她的學習要求非常嚴格,當她考差了,媽媽就會嘲諷:“這點分都不舍得給我考,你看別人都能考滿分,你怎么就這么笨!”
而小林想要的是,成績不好,媽媽就不會責怪他,安慰他說:“不考100分都是一樣的,媽媽相信你下次會考滿分。”
媽媽說這樣的鼓勵,能讓小林內心充滿力量,也能讓他感受到父母的支持和關心。
因為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個閃閃發光的人,尤其是媽媽。
當他們自己能夠發現自己的閃光點,并且能夠發揮得更好的時候,就會有勇氣去面對自己遇到的困難。
3.經常認可孩子的努力,給孩子獨立成長的空間
因為每個人都是不同的,他們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如果孩子學習比較差,家長千萬不要總是數落孩子,因為你越數落,孩子就會越自卑,也就越沒信心。
而只有鼓勵和支持孩子,給孩子信心,才會讓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
“對著干”,是孩子對父母的叛逆
電視劇《小歡喜》中的喬英子是個十分優秀的女孩子,她喜歡天文,想去天文系劍橋。可是媽媽卻是威脅她:“必須考第一!南大不考第一!”
英子想去南大,媽媽卻讓她去考南大,因為考南大我和她爸都是名校高材生。
她傷心地想死,媽媽卻說:“考第二名有什么好難過的,你堅強一點,別逼著自己了,反正我也考不上清華。”
很多時候,父母這樣說,并不是在鼓勵孩子,只是想讓孩子更加努力,想要取得更好的成績,這種緊張和高壓,會讓孩子不堪重負。
當孩子進入青春期,他們會面臨著更多的挑戰。
父母的催促和壓力,是孩子的負擔和逼迫,會讓他們無所適從。
所以,我們在面對孩子的厭學情緒時,不能再給孩子施加壓力,而是要關注孩子的情緒。
能夠關注孩子的情緒,才能做到這幾點,引導他們克服困難,迎難而上。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59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