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歲孩子厭學怎么引導
求助收到一條短信:
“我的兒子15歲,不愛學習,天天只想玩手機,他爸爸勸了很多次,不聽,說要送去強制送去強制戒網癮學校,沒想到他爸爸威脅說不送去強制戒網癮學校,就不去了,他爸爸氣得要命,去把他送去合肥看心理醫生了,現在只是不想再去了,真的悔不當初,說應該讓孩子出去鍛煉鍛煉,希望社會能夠幫助他。”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他現在除了打游戲就是睡覺,連吃飯、上廁所都把手機帶,我們經常找他談話,但是基本都是禁止。”
“他也是很聰明的,還能夠聽進去我們的勸告,回家后我們會和他一起看書,一起討論,我相信有一天他能夠改變很多,因為我們都很看重他的成績。”
聽完這些,我不禁笑了,看來這個爸爸的智慧應該在我這里發揮了。
看了這些后,有些似乎有點可笑,但是笑完笑完又有些可悲,他跟孩子說,“你考上大學就是上了個好大學,你這輩子就完蛋了。你媽就沒出息了。”
孩子問他的爸爸為什么沒出息,爸爸說:“我也沒出息,沒給你爭氣,為什么不給我爭氣。你是大家庭里的皇上不希望給我爭氣。你是小家庭里的皇上不希望給我爭氣,才喜歡出去玩,才氣壞了的。”
還有一些家長喜歡炫耀,自己家境一般,卻又很要強的人。父母天天拿孩子和別人家的比,自己孩子跟鄰居家的比。整天活在別人家孩子的陰影里。只有自己的孩子跟比,才是最可悲的。
家長應該給孩子樹立一個積極進取、努力向上的好榜樣,孩子有一個積極進取、奮發向上的目標,孩子在一個個朝向成功的路上奔跑,孩子就會充滿動力。
孩子有了目標,也就有了學習的動力,有了學習的動力,孩子學習的效率就會提高。
3、家長要以身作則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最重要的老師。
在平時的生活中,父母要以身作則,能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不要讓孩子看到父母在做什么,自己也要做什么,不要讓孩子感覺到學習是一件盲目和枯燥無味的事。
想要讓孩子堅持學習,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則,做到早睡早起,工作后,盡量少看手機,多陪伴孩子。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陪伴,讓孩子感到溫暖和安全感,才會更加愿意好好學習。
還有一點就是家長要以身作則
,既然說父母是孩子的榜樣,那么孩子也是一樣。如果父母都是沉迷于手機的低頭族,那么孩子就會理所當然的也跟著父母學習,這種情況下,孩子就會被潛移默化的影響,變得不愛學習,只想手機里的游戲,想拉上父母的手,像個情緒失控的人,學習效率自然也會下降。
所以,家長們要想孩子能夠主動學習,就不要總是玩手機,而是要給孩子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孩子在做作業時,家長可以在旁邊讀書看報,給孩子營造一個安靜的學習氛圍,讓孩子在一個安靜的環境下學習。
孩子也會受到父母的影響,喜歡玩手機,和父母的關系就會變得疏遠很多,而且父母長時間玩手機,對孩子的影響也是非常不好的,父母的這種行為會影響到孩子,孩子也會慢慢的變成這樣的模樣。
4、與孩子的自控能力有關
孩子都有好奇心,家長如果在手機面前玩的話,那么孩子就會好奇想玩手機,進而對手機也產生了興趣。
孩子的自控能力比較差,所以家長如果對于孩子玩手機的行為非常的制止,那么孩子就很容易沉迷在手機當中,而家長要是想讓孩子不再沉迷在其中,那么就需要給孩子制定一些玩手機的規則,讓孩子在一定的玩手機的時間之下,去學習,去完成自己的事情。
所以,家長要學會正確的去限制孩子玩手機的時間,避免孩子沉溺于手機,從而讓孩子得到更好的發展。
5、多陪伴孩子
陪伴孩子,其實是一件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尤其是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缺少玩伴,當孩子有這樣的想法時,會更加的沉迷于手機,因為孩子很孤單。當孩子想和小伙伴們一起玩耍的時候,自然會減少玩手機的時間,因為這時候的孩子需要更多的陪伴。所以家長要做的就是多陪伴孩子,去公園,去游樂場,去公園等等。
多帶孩子出去走走,讓孩子見識一下大自然,孩子在大自然中的時候,會更加的開心,也會讓孩子們喜歡上戶外活動。
6、多帶孩子去戶外玩耍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有很多的壓力,如果家長只知道讓孩子學習,忽略了對孩子的陪伴,也會讓孩子們越來越少的出現”沉迷”手機的情況。所以家長要學會適當的去讓孩子去戶外活動,玩耍的時間,在這個過程中,家長要多和孩子進行溝通,可以去戶外活動,讓孩子發現更多有趣的事物,讓孩子感受到生活的樂趣。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60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