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厭學離家了
晚上走在路上,忽然想到這么一段話:“也許這些年,我對熊孩子的了解實在太過簡單,也許每個人,都被自己的孩子不喜歡的行為煩惱過,如今看來,他們的行為看起來雖然和往常有很大的區別,但是有些行為卻會在不經意間激化家長的焦慮,讓家長變得很焦慮,并且十分不理解。”
對于孩子不喜歡讀書,最近有一位媽媽的這段話火了,她說: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就算是以前,我也會有這樣的感受,有時候飯都不吃了,因為我在教室學習,那天老師都在,我就站在外面聽課,等到我下課了,我就走出教室,發現老師沒有來上課,就問,你為什么不來上課呢?
她說:‘那是因為你來上課的時候不想上課,想回家,家長就來教訓你。’
這位媽媽說:‘老師我真的不明白,為什么非要你來上課呢?你也不愿意去,為什么不來?’
結果她女兒直接回懟說:‘為什么我不想來上課呢?你來就來吧!’
本來這樣的問題并不是個例,很多家庭也是如此。
有位爸爸跟我說過這樣一段話:
“女兒,你知道嗎?你現在最重要的事情是學習,你不想努力學習,那你能行嗎?
當然可以。
但是你要知道,每一次考試都不能說明你的學習有多么差,那你考分的標準會出現什么情況?
是一天當中的常規,還是一周當中的常規?
還是一周當中的常規?
這些基本的量化,是為了讓女兒重新審視當下學習的總體目標,是為了讓女兒重新審視當下的學習任務,是為了讓女兒看到自己的學習更重要,而不是為了要考高分。”
“那就意味著,你的目標是什么?你的學習成績不重要,你的學習習慣才是最重要的。”
女兒聽完后恍然大悟:“我覺得學習就是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然后再去攻克難關。”
最終,她在一次期末考試中,考出了高出滿分的成績。
在和孩子溝通中,我們不能只看到孩子的成績,而要看到孩子的努力。
如果我們只看到孩子的成績,不僅會對孩子的努力程度產生懷疑,也會把孩子的努力情況變得“告知”“否認”。
這樣不僅會讓孩子覺得,我們是成績上的差距,讓孩子覺得,我們只是成績上的差距,我們并不是“一直在努力”。
其實孩子考試成績差也沒什么大不了,只要他對學習還是有信心的。
這樣的孩子,才是我們家長和老師們心目中的好孩子。
所以,幫助孩子分析試卷,幫孩子找出失分的原因,才能讓他找到錯誤的原因,而不是直接給他扣上一個“差生”的帽子。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62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