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逃學厭學孩子自卑如何鼓勵?
中學生逃學厭學厭學怎么鼓勵?
中學生逃學厭學該如何鼓勵?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逃學厭學的孩子具體表現有哪些:
1.被動應付:學習沒興趣,對學習感覺沒意思,一看書就犯困,注意力不能集中,常常出現看錯、看漏、算錯等情況。
2.恐懼緊張:由于長時間的學習或生活環境的突然變化和變故,容易造成情緒的異常,如心悸、呼吸急促、發抖、出汗等。
3.極度不安:感覺自己的能力像篩子,篩出來的信息都是錯誤的,導致不能對信息進行有效加工,從而對自身的思想、情感和行為產生巨大的不良反應。
4.思維奔逸:頭腦靈活,思路清晰,感情豐富多彩,自在中心。
5.思維方式和情感多變:頭腦靈活的孩子情緒多變,思維活躍,思維活躍,同時思維富于創造性,領悟能力強,這類孩子在學業、事業上的成功人士往往更具優勢。
6.渴望科學家:由于思維奔逸,往往會有很多新奇的發現,因此,他們往往會為自己的興趣與目標而努力。
7.依賴性:青春期的孩子對自我認識的逐漸加強,他們開始對個人的前途有了較為強烈的思考。他們有了對事物的不同看法,對社會價值的判斷與認同。
8.個性化:個性化的發展,容易使青少年產生自卑心理,對事物的認識有自己獨特的看法。但意志動搖后,容易放棄,對自我評價過低。
9.盲目追求個性化:有些青少年意志很強,但因其獨特的個性化特點,不能正確認識自己,不能正確認識自己,過分夸大其詞,對其評價采取片面的評價,輕率地高估自己的能力。
10.自我中心:一些青少年以為自己身體健康、做人誠實、朋友義氣、有責任心,認為人生的路不能靠自己。有些青少年認為,自己的身體上有優勢,心理上也有優勢,因為進入社會后工作了,應該獨立自主。但是現實生活中,由于各種原因無法適應社會的發展,個體的發展也有差異,導致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的發生,也需要學校和家庭教育的配合,家長不能總是一味追求孩子的學習成績而忽略了孩子的品德、心理健康,要讓孩子感覺到自己是被重視、被尊重的,他們有更多的安全感,可以把自己的情緒交給他人,也能為社會做好準備。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64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