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頂撞了老師還厭學,成績一落千丈,當心這是在教壞一個孩子。
既然是跟老師頂撞,那是老師沒有教好,孩子不愿意學,所以才犯了這樣的錯誤。
從一開始老師就沒有講過什么不重要的事,只要能夠堅持下去,他就是一個孩子。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但是孩子犯了錯,我們第一反應就是打他。
那這個打的人,沒有說一句侮辱性的語言,也沒有說一句恨鐵不成鋼的怒吼,那種拳打腳踢的語言,讓孩子在外面留下了陰影,覺得別人都能忍受,就自己這個樣子。
如果真的是孩子自己的錯,我們可以再跟他一起來探討一下。
首先我們要一起解決問題,而不是指責。
事實上,當孩子被老師批評的時候,孩子是需要父母的支持的。
當孩子被老師批評的時候,我們家長可以這樣跟孩子說,你是不是很委屈?你是不是覺得很難過?那你覺得如果你能把你的委屈表達出來,你對這件事情的看法會更好一些,你覺得這件事情會有什么樣的結果?我們能不能承受住。
說實話,我們這個年齡的孩子,理解能力是有限的,表達能力是有限的,而且也不能夠把事情的性質單純的理解為事情,而是看事情的表象。
孩子厭學是情緒問題,但情緒并不是問題。情緒是可以感染的,也可以通過調整來改變。如果一個人情緒不好,我們就很難改變他的情緒。
有一個成語叫“情緒感染”,我特別想解釋一下什么是“情緒感染”,其實和“情緒感染”是一樣的道理,我們自己對情緒的感知能力低,情緒感染力也很低。
而且情緒感染力是指人的感受被自己的言語或行為所感染,當我們出現負面情緒的時候,我們自己的反應也會感染他人。
一個人有過不好的情緒,那么誰也會感受不到。
我們真正可以察覺到的,情緒感染力高低會直接影響到一個人的情緒,你的情商低的話,情緒不受控,就會出現高焦慮和高抑郁的狀態。
而且情緒感染力高低還會影響到我們的情緒管理能力,因為我們的情緒調節能力都不是很強,往往容易被情緒所影響。
而且情緒感染力高低會隨著我們的心情而變化,這種變化會隨著天氣的變化而變化,比如天氣變化,你就會覺得整個人都很低落,如果換了一個人,心情也會變得很低落。
反之,如果你想要積極樂觀,快樂,那么就會覺得生活充滿陽光,不害怕活得不好,同時如果你看重最壞的消息,那么你就會非常敏感,甚至放棄生孩子的想法。
因為我們會因為情緒變化和心情波動而感到焦慮不安,那么也會有很多負面情緒出現。比如,我們會因為工作太累,或者沒有什么合適的工作、沒有收入等原因,或者有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不開心、煩躁、發脾氣,等等。
有的時候,可能會覺得是自己太糟糕了,工作不順心、不被信任、沒人喜歡,會感到內疚、自責。我們就會感到無助和憤怒,甚至覺得自己不配、不配擁有一個好丈夫、不配得到妻子的愛、不配得到愛人的關愛。或者感覺自己沒有價值,我不配擁有一個完整的家庭、完整的愛,不配擁有愛人的愛,不配擁有一個和諧的家庭、完整的家庭,不配擁有一個完整的家。
以上,其實是媽媽們要面臨的一個心理挑戰:“孩子是我的鏡子,我是鏡子”。在這個世界上,人人平等,這是每個人基本的尊嚴。可是媽媽們要面臨的挑戰和選擇,會變得很多很多。
比如,在孩子剛剛開始學會走路的時候,就想著讓他小心翼翼地走著走著,所以他要回到他的身邊,再把他抱回來,讓他去廁所里,給他時間去適應這些,慢慢地過渡、適應。
媽媽是天然的“鏡子”,透過孩子的問題看到自己,然后反思自己,給孩子做出榜樣。媽媽們的自我認知能力越強,就越早擺脫了來自父母的教育方式,成為更好的自己。
只有自己成長了,才能更好地引領孩子成長
3. 有自己的興趣愛好,用自己的興趣愛好引導帶動孩子
父母不僅要有愛好,而且還要有自己的興趣愛好,我們不能自己的愛好都是愛好,這是時代發展的趨勢。
父母應該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引路人,幫助他們發掘愛好的力量,找到人生的方向。
當孩子有自己的興趣愛好時,即使在青春期時,孩子的行為仍會反抗父母的掌控,不妨試試看下面這3招。
1. “孩子你看這個小狗可愛,顏色真好看,你也想送給他一只。”
許多父母都有這樣的經歷,孩子纏著自己買了一只小狗,這時候家長們很樂意給孩子購買。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68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