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因害怕老師處罰而厭學怎么辦?
如果孩子因害怕老師而不想去上學,那么就需要找到孩子害怕老師的原因,然后對癥下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害怕老師是正常現象,就要與孩子一起直面老師,正視老師的批評。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在《媽媽是超人》中,霍思燕陪兒子安迪走過的是幼兒園的圖書館。
一次她帶著安迪逛書店,安迪指著一個特別喜歡的玩具汽車問媽媽:“媽媽,這是什么?”
媽媽沒有回應,而是不斷重復著:“這是奧特曼。”
所以安迪面對困難的時候選擇了逃避。
面對這種難題時,安迪的媽媽卻很淡定,她說:“安迪不喜歡這個新玩具車,沒關系,你慢慢來,媽媽只要你堅持下去,一定會成功的。”
“但是安迪也想要,不想這么做,媽媽可以不答應。”
“但是,如果你堅持,媽媽就買給你。”
“好的,安迪也想要。”
“哦!”安迪肯定地說。
“這有什么好商量的,你說吧。”媽媽又對安迪說道。
“可是,如果我說不行,你就會不開心。”安迪有點不好意思地說。
“是的,如果不行,我們可以再來商量!”
“你不想和安迪打架,那是因為你害怕安迪生氣。”媽媽開始引導安迪。
“對啊,我說了很多遍,不能生氣,別把氣呼呼的掛在嘴上。”
“那我們還可以怎么辦呢?”
“我可以去買東西,還可以跟你說說,我感覺應該怎么做,我感覺很難過。”安迪的態度很認真,她對媽媽的回答也表示理解。
“是的,我覺得很難過。”媽媽抱著安迪的肩膀說。
“嗯,我能感覺到你很難過。”
“是的。”安迪的呼吸停止了,眼淚流了下來。
“然后,你覺得怎樣才能把事情做好呢?”
“下次,你可以對我說說,你覺得應該怎么做,我怎么做的。”
“下次,你會用正確的方式對待你的孩子嗎?”
“下次,你如果再犯錯,你想怎樣做?”
“還可以怎么做?”
“我想我該怎么做?”
“這樣做,你就可以先說不,讓你去接著說,或者去改。”
“但你已經走了很多年了,該走的路仍然是你自己選的,要注意安全。”
“這很難,你一定要好好和**一起走。”
“我知道你很想吃這個,但我告訴你,我們可以去吃東西。”
“我們已經走了很遠了,你這次是先去奶奶家還是先在家等奶奶?”
“這次數學考試,你的分數下滑了好幾個。”
“媽媽知道你很努力,這次數學考試成績下滑了,你一定很難過,但媽媽理解你,我知道你一定感到失望,你肯定也想考的很好。但是媽媽的壓力很大,而且你還太小了,還太小,不知道該怎么辦。”
“媽媽不要你一直都很好,只要你認真寫作業,一定會考的很好的,爸爸媽可以陪著你。”
“可是媽媽,我寫不完作業,我就不想寫了,可是我控制不住自己,我覺得我真的很生氣。”
“那你能跟我講講你的心事嗎?”
“你知道爸爸媽媽為什么生氣嗎?”
“你看到了嗎?”
“不知道。”
“你為什么生氣?”
“因為你是爸爸媽媽,所以我很害怕。”
“那你對爸爸媽媽有什么想法呢?”
“你愿意聽聽我們的想法嗎?”
“愿意。”
這位媽媽用的方法是讓孩子冷靜下來,接著孩子可能會告訴你為什么,而不是因為自己的情緒。當孩子告訴父母的時候,父母不要馬上去評價孩子,也不要著急去否定。
而是需要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來對待,尊重孩子的想法。
三、告訴孩子這些情緒的表現方式
孩子在一歲左右會有各種情緒的表現,有的時候孩子哭的很厲害,有的時候孩子可能有些事情做的不完美,也有些事情做得不對。
這個時候父母不要著急,孩子是在成長,他的情緒也在不斷升級,沒有對錯,只是一時的。
所以,不要急著去責備孩子,給孩子貼上不聽話的標簽,更不要把這些標簽束縛住了,應該給孩子足夠的時間來調整自己。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68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