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確管什么
管學習態(tài)度:
你是一個小學生了,幼兒園主要就是玩、交朋友、獨立能力養(yǎng)成。
而小學生呢?課堂紀律、如何聽課、如何學習、如何發(fā)言、如何問問題、如何做作業(yè)、如何安排課業(yè)與休閑時間……
管學習習慣
從會收拾自己的文具書本,到平日里復習預習的習慣,以及坐姿、站姿、寫作姿勢、讀書習慣、讀題習慣………
孩子都不是天生就會的,我們常說父母要對孩子的學習放平心態(tài),但不是說直接撒手,孩子就是一張白紙,一開始接觸學習,一開始當小學生,有很多東西都是要家長手把手教好好引導的。
管學習動力
讓孩子愛上學習,愛上小學,愛上老師,愛上同學……
一定是比會幾道題掌握幾個知識點更重要的。
也是需要父母好好思考動腦筋引導的。
(這個之后的分享中會詳解)
2.明確誰來管
一個原則,爸爸媽媽誰更愿意管,就誰來做主導。
有些媽媽會說:我就指望不上爸爸,我也不想管,但沒辦法……
可千萬別,你不愿意,就放開,其實很多時候爸爸那樣的管法:
直擊問題,不帶入情緒,簡單而著重重點……
也許對孩子更有好處。
3.把“管”變成“影響”
在家里營造一個好的學習氛圍。
如果父母回到家第一件事情就是窩沙發(fā)上刷手機,這個“精氣神”一下就沒了。
但如果父母回家就是忙家務、做飯……總之在專心而精神飽滿地做事,那孩子也能在這個氣場中定神學習。
一年級的課后學習時間以30分鐘為佳,最多不要超過一個小時。
回家好好利用時間,做好課業(yè),接下來的時間,一定要給孩子充分的自由。
當然,自由也是需要“不動聲色”引導和影響的,
比如媽媽要去散散步,或者運動一下,要不要一起?
爸爸最近的課題需要查資料,要不要來幫忙?
奶奶要做一道簡單又好吃的菜,要不要一起準備?
爺爺在練書法,孩子來研個墨,展個紙吧……
不知不覺中去培養(yǎng)孩子的特長興趣,也是很好的。
另外之前一直說,家里要有愛看書的氛圍,對于那些實在不愛看書的家長,作者也給了個好方法:
反過來讓孩子做你的閱讀導師,幫你繪畫書目,在網絡大促銷時搶購圖書,指導你的閱讀進度……
也許最后你還是沒愛上閱讀,但孩子沒準兒就愛上了!
絕!這招絕了!
原創(chuàng)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34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