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朋友,您好!
我們本期學習的專題是《青春期學習》,今天我們學習的是第十四節(jié),內容是:家長情緒好,孩子學習好。
前面一直在講我們怎么幫助孩子,這節(jié)課開始的三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看看父母自己的成長,怎么調節(jié)情緒,怎么和孩子溝通,怎么和學校老師溝通。
這一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聊聊父母怎么管理自己的情緒。
曾經有一個孩子,班里倒數第一,被父母帶來做咨詢,訴求是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父母懷疑孩子的學習能力有問題,但我們發(fā)現孩子其實能力不錯,成績上不去的原因,主要是內心充滿了恐懼,干擾了孩子學習時候的情緒狀態(tài),而這種恐懼情緒的來源,是孩子媽媽內心的焦慮,還有爸爸媽媽經常吵架。所以,我們的調整方向,是“調整媽媽的情緒狀態(tài),改善爸爸媽媽的關系,減少對孩子學習狀態(tài)的干擾。”
結果是媽媽很用心,認真完成了我們布置的情緒調整的作業(yè),夫妻關系也慢慢做了調整。5次咨詢后,媽媽很驚喜,告訴我們孩子期末考試,考了班里前幾名。學渣到學霸,最重要的改變,竟然是因為媽媽的情緒狀態(tài)變好了。
你可能會說,家長的情緒對孩子的學習影響,真的有這么神奇嗎?我的答案是肯定的,父母容易失控的情緒,是對孩子學習狀態(tài)最大的干擾。
相信很多家長都會有這樣的疑問,其實是因為我們不了解媽媽情緒對孩子的學習,有多大的影響。那么,接下來,我們就來通過一項調查來說明:
我們在家庭教育課堂以及咨詢中,經常問孩子,你最希望改變爸爸媽媽的是哪一點?80%的孩子都會說,希望他們不要發(fā)脾氣。很多孩子說,只要爸爸媽媽發(fā)脾氣了,情緒失控了,家里的氣氛就很凝重,看書根本看不進去,學習就更別提了。當我們跟孩子說“爸媽情緒好,孩子學習好!”你們認同嗎?孩子們都點頭稱是,覺得說得太對了。
其實父母的穩(wěn)定的情緒,能夠包容接納化解掉孩子情緒的起伏波動。我們曾經遇到一個孩子,很優(yōu)秀,但是父母不怎么管他的學習,孩子媽媽跟我們講,她在家的主要作用就是家里的溫度計和空調,一家人情緒低落了,她就往上調一調,逗一逗大家,讓大家開心,一家人太心浮氣躁了,她就幫著降降溫,泡個茶一家人坐下來靜靜心。
所以,父母穩(wěn)定的情緒,其實是最能夠幫助孩子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
知道了父母情緒對孩子學習的重要性,那我們怎么才能管理好情緒呢?首先,我們要避免走入兩個管理情緒的誤區(qū):
第一個誤區(qū),回避情緒
回避情緒的方式,其實是很微妙的。大概有以下幾種:第一種,回避情緒產生的場景。比如,很多家長,在和孩子談到學習的時候,就會情緒失控,實在太難受了,所以就干脆不談學習了。第二種是,用另一種情緒掩蓋真實的情緒。比如,有的家長,當自己有憤怒情緒的時候,就會用悲傷來掩蓋憤怒,真實的情緒,被回避了。第三種是,通過不恰當的方式,想讓情緒趕快消失。比如很多家長,在焦慮的時候,不知道怎么處理自己的焦慮情緒,就通過買買買的購物的方式,買了一堆自己用不到的東西,還有些人,會通過暴飲暴食的方式,來想讓情緒趕快離開。實際上,這并不會真正地讓負面情緒消失。
第四種,說服別人,尤其是孩子,放棄自己的情緒感受。比如跟孩子說“沒什么好擔心的,不要生氣啦,開心一點啦。”這都是說服孩子放棄自己的感受。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我們自己,沒有辦法面對孩子的情緒。
第二種誤區(qū),是我們會壓抑情緒
有很多媽媽自己也承認,知道了發(fā)火對孩子不好,在教育孩子,情緒快要失控的時候,就在心里面默念“孩子是我親生的,孩子是我親生的。”雖然是沒有沖孩子開火,可是心里那個火呀,快把自己忍出內傷了。
這就是我們媽媽們常見的壓抑情緒的狀態(tài)。我們還看到,很多媽媽,孩子到了青春期,很多問題無能為力,自己很挫敗的時候,就會壓抑自己的情緒,我們經常遇到一些媽媽,對孩子無能為力,又不知道如何排解內心的憂慮,每日以淚洗面,到后來,連眼淚也不流了,陷入抑郁的狀態(tài)中,走不出來。以上就是我們在情緒管理中,要避免進入的兩個誤區(qū)。接下來,我們繼續(xù)聊家長情緒管理的原則和方法。就不容易被它們帶走,失去控制了。這時候你可以跟自己說“當我看到孩子在看手機的時候,我感到很擔心,很憤怒、很難過……”你也可以寫下來,其實這是個很好的情緒覺察的練習。時間長了,就會發(fā)現自己不那么容易失控了。
當然了,有些情緒是需要發(fā)泄出來的,那我們就可以想一些恰當的方式,比如給自己準備個抱枕砸,比如撕報紙、比如把情緒寫出來,畫出來、比如運動跑步游泳等等,只要是不傷人不傷己不傷環(huán)境,都可以。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的內容,我們再來簡單總結一下:
我們家長進行情緒管理,首先,要避免兩個常見的誤區(qū):
?
一是回避情緒
?
二是壓抑情緒
其次,我們要記住情緒管理的兩個原則:
?
第一個原則是不壓抑、不失控、不回避
?
第二個原則是情緒表達的“三不傷害”原則: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他人,不傷害環(huán)境。
最后,管理情緒的具體方法是多創(chuàng)造積極的情緒,對于消極情緒要喊停和覺察,在不傷人、不傷己、不傷環(huán)境的前提下,表達情緒。
下一節(jié)課,我要和你分享的是:與青春期孩子溝通的3個方法,歡迎繼續(xù)收聽。
成長思維圖
?
1. 家長情緒狀態(tài)對孩子學習有哪些影響?
?
2. 家長常見的情緒管理的誤區(qū)
?
3.家長如何科學健康地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知識圖卡
情緒:在心理學中,情緒被定義為一個心理和生理的綜合過程。當一個情緒發(fā)生的時候,我們會有4個明顯的體驗:我們的生理喚醒、內在感受、腦子里的想法和想去行動的沖動或直接的行動。
刻意練習
【列一個自己的情緒疏解情緒】
本著不壓抑回避不失控的原則,在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他人不傷害環(huán)境的前提下,列出5-10個可以紓解情緒的方法:
比如:
?
1. 跑步
?
2. 把情緒寫出來/畫出來
?
3. ……
也可以一家人一起寫一個一家人的情緒疏解清單
我們要記住情緒管理的兩個原則:
第一個原則是不壓抑、不失控、不回避。第二個原則是情緒表達的“三不傷害”原則: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他人,不傷害環(huán)境。比如你壓抑情緒,憋出內傷,就是傷害自己,你失控了辱罵孩子,就是傷害到孩子了,你控制不住,砸了孩子的手機或是把家里的電視砸了,就是傷害環(huán)境了。
知道了原則,我們就要了解如何去管理好情緒。管理情緒,最重要的,是多創(chuàng)造積極的情緒,如果你把自己的生活只用來盯孩子的學習成績,那么能夠讓你開心的事情就很少了,所以我們要分出一些時間精力來,學會做一些讓自己心情愉悅的事情,這是最重要的。我們看到有些媽媽會定期健身、學插畫、茶藝,一家人坐在一起品茶等等,都是很能滋養(yǎng)自己和家人的事情,他們自己活得很美好了,一家人都覺得生活很美。
對于消極的情緒呢,最重要的,是要喊停。我們想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就要從被情緒控制,轉變到我們來控制情緒。第一步,就是學會喊停。先停下來,怎么停下來呢?有一個叫“數呼吸”的練習,吸一口氣,吐一口氣,數1,再吸一口氣,吐一口氣,數2,這樣一直數到9,內心就會慢慢平靜下來。,
然后,我們停下來后,要學會覺察。就是當情緒出現的時候,我們要能看到,自己這會兒內在有個什么樣的情緒。比如,看見孩子在看手機,你可以先停下來,覺察一下自己,嗯,我這時候的情緒是什么呢?著急?憤怒?難過?擔心?可能只有一個,也可能有很多個,覺察到這些情緒,
原創(chuàng)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39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