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厭學網癮不喜歡去學校,怎么辦(孩子不想上網課的原因)
網友提問:
孩子學習?對于所有的家長來,最關心就是孩子的學習,對吧?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成績呢?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因素有哪些?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影響孩子學習的主要因素有22條之多,家長你了解幾條呢?
疫情期間,孩子在家上網課不自覺,學習成績下降,如何平衡管教與溺愛?
這是昨日一位家長給我的留言:看著孩子那懶散勁,東晃晃西晃晃,實在受不了,之前一直學習狀態還是蠻積極的,就這個假期懶散了,完全不要學習,考試成績一落千丈,又跟我較勁,我兇他比我更兇。想著不要有要求,問題一點要求都沒,不就成溺愛了,這兩者怎么平衡啊?
可以理解家長的心情,特別是遇到青春期厭學的孩子,假如家長采用強硬的態度,孩子會更加強硬,表現出非常叛逆的一面。
這就是和本博士經常說,為什么不要用打罵來教育孩子的原因。
原因就在于,等孩子長大了,家長打不過了,那怎么辦?
那么到了那個時候,家長是不是就沒辦法教育孩子了?
所以,教育孩子一定不能采用暴力的辦法,兇孩子一定解決不了問題。
就算這次孩子怕了,他是真心的去學習嗎?
當然不是,只是暫時屈服于家長的淫威。
逮到機會,孩子就會放縱自己,家長看不見,他就不學習。
抱歉,這不是教育,也不是要求孩子,是讓孩子給自己的焦慮買單。
和本博士能夠理解,家長希望通過不打不罵,就有一個非常省事的辦法解決孩子的教育問題。
但是很抱歉,教育就是一件非常不省心的事情。
所謂教育,就是你的耐心永遠比孩子的錯誤多。
不知道你還記得不記得小時候教育孩子說話、走路?
你要對著孩子說無數次“媽媽”,他在某一天才突然會開口模仿你說“麻麻”。
你要引導孩子走無數次路,他要摔跤很多次,漸漸摔跤的次數越來越少,慢慢開始不需要你也會走路,慢慢開始學會奔跑繞你身邊,慢慢他膽子越來越大變成“撒手沒”,一落地就不見了。
所有的教育,都是需要耐心的。
孩子不認真上網課,如何平衡管教與溺愛?
其實關鍵就在于提高孩子的執行力,幫助孩子在家管理好自己應該做的事情。
明明上網課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家長無論是管教,還是所謂的溺愛,其實都是把孩子的事情當成了自己的事情,這樣下去無論家長怎么做,孩子都會陷入自己越來越不自覺的情況。
這就是典型的,解決問題的辦法變成了維持問題本身的力量。
所以和本博士要教家長一招應對這種情況,聽信,通過聽來獲得孩子的信任。
免得孩子比較抵觸家長,尤其是孩子已經逆反的時候,要學會順勢而為,少講多聽。
我記得之前和一個家庭溝通,孩子李四也是日夜顛倒打游戲,晚上不睡覺,白天不起床,上網課的時候,一副沒有精神的樣子。
在咨詢中,我們詢問李四,“媽媽說你上網課不認真,你同意媽媽的說法嗎”
李四說“確實是有一些,上網課的時候聽不了課,精神比較難集中。”
結果媽媽立馬在旁邊就怒火中燒,“那還不是你晚上不睡覺!”
很多家長都和李四媽媽一樣,一聽見孩子說話,心理就咯噔一下。
這種時候要多聽孩子是怎么說的,家長可以直接想想:
你愿意和一個隨時要批評自己的人溝通嗎?
你愿意和一個整天要提出要求的人溝通嗎?
你愿意和一個時刻要改變自己意愿的人溝通嗎?
孩子也當然不愿意了,沒人喜歡被指手畫腳的。
實話說,難道孩子不知道自己睡覺晚嗎?難道孩子不知道自己變懶惰了嗎?
根據我們的經驗,其實很多孩子都知道自己的問題,但是都不喜歡被別人指出問題。
于是我們就問李四,“媽媽說你晚上睡覺太晚,你看起來好像很委屈,可以和我們說說是怎么回事嗎?”
李四就和我們抱怨媽媽是如何管教他的,他一點私人時間都沒有,開始是因為只有晚上的時間他可以偷偷玩手機,而其他的時間,媽媽只要看到他在做與學習無關的事情,就催促他學習,所以等媽媽睡覺以后再晚。接著是后面由于媽媽不斷訓斥李四,引起了李四的逆反心理,后面不分晝夜的玩手機,有逃避現實的想法,心理也有很多部分是想報復媽媽。
知道沖突了以后,問題其實就很好解決了,李四希望的是自由不被打擾到空間,媽媽希望的是李四可以正常上課不需要自己操心。
這就很好解決了,經過協商,媽媽不對李四的手機使用進行控制,但是李四需要保證作業按時按量的完成,并且到期末考試中取得班級前10名。
這就是聽信,通過聽來取得孩子的信任,當我們多聽孩子的表達的時候,孩子自然就會信任我們,起碼會認為我們是在主動和他溝通的,而不是單方面的輸出。
接著就可以順勢而為,解決孩子的困難,幫助他實現目標。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46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