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孩子的厭學,很多家長第一反應是“學習”,然而,對此問題其實有很多孩子都有不同程度的困擾。家長怎么辦?
7-12歲孩子厭學,三個方面的原因。家長注意了!
一、學習壓力過大
曾有一個統計數據,四年級和八年級孩子的學習壓力分別是:1、二年級、三年級。
調查顯示,到了三年級,孩子的壓力增加了。
學習難度為小編一小時,在學業上的壓力越大,孩子的學習動力則會越弱。
學習的過程中,經常受到來自父母和老師的嚴厲批評,孩子們的學習動力就會降低,久而久之,他們的學習成績就會越來越差,也會越來越差。
如果學習成績差,孩子就會被貼上“差生”的標簽,對學習失去興趣。相反,如果學習成績很好,父母和老師都給予肯定,孩子會對學習產生更大的興趣。
父母的壓力也是孩子產生厭學情緒的重要來源
有些父母對孩子期望過高,常常將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孩子的身上,使得孩子覺得學習是一件很苦的事情,可是學習并沒有樂趣,那家長又該如何正確對待孩子的學習成績呢?
01 從家長角度來看
1.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對孩子的學習橫加干涉,讓孩子產生厭倦心理。
孩子們的知識和能力是有限的,可是卻有著自己的想法,想要取得更好的成績,只是自己不愿意去努力,甚至根本就沒有意識到,有的時候也不愿意去學習,很多時候是因為父母的焦慮心理在作祟。
2.過多的知識分子言論,對孩子學習壓力的加重,導致孩子失去了對學習的興趣。
很多家長為了孩子的學習而給孩子買輔導班,但是,過多的學習輔導班,會對孩子的學習能力造成一定的損傷,讓孩子喪失掉興趣,不愿意學習,甚至是直接厭惡學習。
3.沒有理解能力,導致孩子學習成績下降。
經常性的,家長的這些做法,會讓孩子對學習失去興趣,學習成績自然會越來越差,家長的這些做法,會讓孩子產生一種學習無用的錯誤的認知,認為自己學習不好,再學習也沒有用。這樣的認知,就會導致孩子不愿意學習,在學習上也會表現出一些不愛學習的狀態。
4.家長的過度的嘮叨,會讓孩子產生嚴重的逆反心理。
有的家長,因為自身比較忙,沒有太多的時間去看管孩子,或者說過于擔心孩子,就會對孩子過度的嘮叨,導致孩子產生嚴重的逆反心理。
其實孩子不愿意學習,是因為孩子學習能力差,每次做作業時注意力不集中,家長反復地催促,孩子就會產生厭煩心理,慢慢就會產生厭學的情緒,這樣孩子就會開始討厭學習。
5.有的時候父母只關心孩子的成績,卻沒有關心孩子的心理感受。
有些父母總是覺得自己的孩子還小,沒有條件,為了讓孩子考取好成績,就會為孩子的學業犯下很多錯誤。
其實孩子的學習也是如此,雖然成績不理想,但孩子有能力去改正,而不是每次都考的那么差。所以不管孩子有什么樣的毛病,都要積極的引導孩子,幫助孩子改正,這樣孩子才能真正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這樣才不會因為“馬虎”而產生厭學的心理。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50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