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厭學休學怎么回復:
厭學休學指 孩子休學在家、黑白顛倒、沉迷網絡、不交作業、不學習,甚至拒絕和父母溝通等厭學表現。
孩子休學在家、沉迷網絡、不寫作業,在家長反復的勸說下,仍然沒有改變,甚至愈演愈烈,出現反常的現象。常見原因是在學習成績上,在與同學交往上,在與老師和家長的溝通上,有不少孩子學習成績下降,產生了厭學情緒。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孩子在家不愿意上學怎么辦?
從孩子的角度來說,孩子厭學是不愿意去學校,不愿意面對老師和家長,也不愿意去面對一些比較困難的事情,面對這些,他不知道該怎么辦。
針對這種情況,我們會和家長進行溝通,讓家長了解孩子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也可以給孩子制定一些目標激勵措施,當孩子達到目標了,他就會感覺自己是有用的,至少會感到開心。
1、讓孩子擁有掌控感
掌控感是指控感,孩子在學習的時候,對自己的學習有掌控感,他就會有勝任感。如果孩子成績不好,他自己會感覺到自卑,感覺自己沒有價值,覺得自己沒有用。
對于學習,孩子已經喪失了掌控感,一旦離開父母的視線,他就會感到極度的恐懼不安,就會覺得沒有人可以依靠,所以他就會把學習當成是一種不得不去做的任務。
所以,要想讓孩子擁有掌控感,就要給孩子樹立正確的學習觀,比如,要讓孩子學習時,父母不要干擾孩子,不要打斷孩子,不要在孩子說話時,打斷孩子,讓孩子把所有的情緒表達出來。
而父母要做的就是抓住孩子表達的重點,幫助孩子培養新的興趣,建立新的信念,提升孩子對學習的掌控感。
▲ 激發孩子對于學習的興趣,具體做法:
父母可以帶領孩子做一些能夠讓孩子獲得自我掌控感的事情,讓孩子體驗到完成一件事情的成就感,這種成就感會激發孩子對學習的興趣,使孩子自己愿意去做。
▲ 培養孩子對學習的興趣,陪著孩子去讀書,自己也看書,慢慢培養孩子對學習的興趣,當孩子對學習產生興趣時,父母要夸贊孩子,給孩子信心,孩子覺得自己被需要被肯定,內心深處會產生強烈的成就感,形成真正的內驅力。
▲ 讓孩子對學習感興趣,擁有更多的成就感
孩子如果對學習沒有興趣,父母也可以讓孩子在自己擅長的領域里尋找成就感,為孩子創造學習的機會,孩子的成就感會逐漸培養起來,對學習的興趣就會慢慢提升。
▲ 多帶孩子出去玩,放松身心
孩子在學校要注意到的是,不管是升學還是其他方面,不管成績好與壞,都應該把孩子的成績當成頭等大事來對待,不能讓孩子把成績當成人生的全部,讓孩子感覺到自己除了成績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而當孩子有了自我價值感之后,就會想方設法去追求更高的目標,比如,考上理想的學校,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而努力學習。
這樣的孩子,大多是被父母高壓控制,沒有一點自由空間的。
一味地讓孩子學習,剝奪了孩子玩耍的權力,最后孩子厭學,父母也悔莫及。
你的控制欲會剝奪了孩子的自我價值感
當孩子無法滿足父母的期待時,父母往往會不自覺地想要控制孩子,控制孩子。
就像有的父母會因為擔心孩子出錯,剝奪孩子的自由,希望孩子能掌控好自己的生活,盡可能給孩子自由。
當孩子無法自己掌控的時候,就會從父母的控制中退出。
于是孩子就成了父母的附屬品,被父母的期待和要求裹挾著。
他們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了父母的身上,父母對自己過度地控制,讓自己感覺到異常的緊張。
他們失去了自己的存在,而父母也從控制中得體地退出。
這樣的孩子,很難愛自己。
而且是這樣的孩子,會很難養出有自我驅動力的孩子。
4
放棄孩子,就等于放棄自己
周杰倫說過這樣一句話:
“誰也不會一直迷戀什么事情,真正的愛是內心永遠的呵護。”
對于孩子來說,最好的愛,就是無論自己做什么,爸爸媽媽都會一直愛自己。
每個人的一生都會遇到很多挫折,每個人都會遇到很多不完美的事情,不管是考試失敗,還是學術比賽失敗,甚至是工作不順,同樣是對我們的考驗。
不要說“放下你,你就要接受他”,就連父母也是這樣的,不允許自己有任何錯誤,也不允許自己脆弱。
現在的父母對孩子保護得太好了,這也是為什么很多家長會跟孩子說“放不下,別的同學不也考得比你強嗎?你就不能學一點?”
現在的家長其實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考不上名牌大學,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沒有前途,所以,現在就把孩子送到國外去學成了祖宗。
但是,中國的家長很多時候不愿意接受孩子被自己生下來的事實。
他們覺得這是一個“亡羊補牢”的辦法,因為一旦他們松懈怠了,或者孩子的成績沒有達到他們的期望,他們就會焦慮。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57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