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厭學需要找心理醫生嗎?
厭學是一種心理疾病,是與生無關,或不適當。從字面上來理解厭學,有三種主要的心理原因。
第一種是“神經系統失調”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即學習障礙在兒童青少年階段會出現癥狀,需要得到系統治療。
當厭學情緒出現時,有的學生表現為討厭學習,上課注意力不集中,課下不完成作業、抄作業或者應付作業等,輕度厭學,主要表現在思想上的抵觸。
第二種是“行為上的抵觸”
:孩子出現厭學情緒,家長和老師要注意分辨,孩子是否思想上出現了問題,比如孩子可能是因為焦慮、自卑、抑郁等,覺得人生沒有意思;
孩子可能是不想學習,覺得學習沒意思,或者是不喜歡學校這些科目,但是又不敢跟家長說,于是,通過厭學的行為來逃避,逃避現實,選擇避開
。
第三種是“防御式大腦”
:這種情況一般出現在孩子不良行為的背后,比如孩子可能受到父母批評、指責、懲罰,從而產生“我怎么會有這樣的想法”、“我怎么會有這樣的想法”等,從而對自身產生懷疑,甚至自暴自棄。
第四種是“成長型大腦”
:這部分的人其實是可以通過后天培養的,因為這部分大腦重視與鍛煉,孩子對自己的能力有了自信,從而有了對自己的評價,他們會更加注重結果的分析,關注過程,更加注重過程,而非過程
。所以,無論是夸獎還是批評,都會讓他們變得更加積極。
相比起初高中生,小學生和初中生“逆反心理”更加強烈,我們做父母的要有耐心,更要理解他們。在青春期的孩子所表現出來的“逆反心理”,實際上就是缺乏對自我認知的調控能力,容易產生對自己身份認同感的懷疑和消極厭世的行為。
作為父母,我們要多角度地去看問題,而不是忽略了孩子的行為,只有改變對孩子的認知,才能推動孩子更好的成長。
正如教育家盧梭在《愛彌兒》里所說:
“世上最沒用的三種教育方法就是:講道理,發脾氣,刻意感動。”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做,可以參考以上所講的四種方法,來嘗試著去解決孩子的逆反心理。
不溺愛孩子,不縱容孩子,這才是每一位家長的初心。
作者簡介:
徐曉風,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心理咨詢師,創立公眾號“一個有溫度、有態度、有溫度、有態度的心理健康教育機構”。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58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