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同學欺負厭學,心理咨詢師做了相關的調查,結果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同學被排擠之后,越是欺負越是不想去上學。他們看起來有一些開朗,性格卻是積極陽光的,但是有一點就是厭學,這讓心理咨詢師感到很困惑,一個人怎么就這么抑郁呢?
直到聽一個朋友說起自己的孩子,說他的孩子從小就是一個膽小的小女孩,在學習上還不夠努力,也不夠認真,還經常惹是生非,所以總是受到老師的批評,在家里也受到父母的責罵。
朋友說其實孩子在學校是很活潑可愛的,因為平時的表現也是很乖巧聽話的那種,所以無論做什么事情都是第一時間去請教老師,可是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卻總是厭學不愿意和她們說話,這樣的性格讓她很苦惱,也很困惑。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在生小孩之前,她對孩子的態度非常的好,孩子學習也非常的努力,但是隨著孩子長大之后,學習成績也是在慢慢的退步。孩子的性格也開始變得越來越沉默,也不和孩子溝通,不和孩子一起玩耍,甚至有時候把孩子送到培訓班就自己回來了。
這讓朋友很是苦惱,明明自己的孩子已經很懂事了,為什么就是還是不愿意和自己溝通呢?其實孩子之所以不愿意和自己交流,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在平時所接觸的人身上所接收到的信息是比較少的,所以這也就會讓孩子在和自己相處的過程中漸漸地不愿意敞開心扉,也不愿意和自己進行交流。
之所以孩子不愿意和自己溝通,并不是孩子不愿意,而是孩子不能理解自己的溝通。在和孩子溝通的時候,家長可以發現和孩子溝通有哪些方法,當孩子處于矛盾的時候是什么樣的,也許在和孩子溝通的時候家長就可以用這些方法,這也是家長們比較容易犯的錯誤,總是習慣性的去和孩子溝通,這不僅沒有什么用處,還會傷害到孩子。
1. 影響孩子的表達能力
家長想要孩子有更大的表達能力的話,就要讓孩子養成一個好的表達能力,最根本的方式就是要和孩子進行溝通,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孩子在溝通中越來越好的表達自己,除此之外家長們也可以從中找到自己與孩子溝通的最佳方式。
2. 對于孩子的表達能力有所欠缺
家長如果能夠知道了孩子內心所缺乏的這種能力的話,那么就可以對于孩子的表達能力有很大的幫助,因為在日常生活中,孩子都是需要與人進行溝通交流,如果說的話比較少的話,那么這也就意味著孩子的表達能力并沒有得到提升,這也會影響到孩子的表達能力,久而久之孩子就不會再去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只會越來越沉默不語。
3. 表達能力不足
其實對于孩子表達能力的不足也是導致孩子變得不愛說話的一個原因,而不愿意說出自己內心的想法,這也是為什么很多家長都會覺得孩子不愿意說話的原因。因為孩子的表達能力沒有得到提升,那么在之后孩子對于表達能力也會變得越來越差的原因。
1. 與父母的距離感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溝通交流非常重要,其實父母和孩子之間最重要的就是溝通,如果父母不能夠在日常生活中用正常的溝通的方式來和孩子進行溝通交流的話,那么也會讓親子關系變得越來越遠,讓孩子對于家長的溝通產生排斥的心理。
2. 對孩子內心的自我認知能力
在很多的時候孩子并不知道自己是處于一個什么樣的環境之中,在日常生活當中,總是會覺得自己比較的強大,而且可以憑借自己的力量進行活動,從而讓孩子變得越來越強大。因為在生活當中,父母的行為方式是孩子判斷”我是最棒的”。
當父母給孩子講一些自己的時候,孩子也會非常的緊張,在和父母講的時候,也會表現得很緊張,他們害怕自己出錯,害怕自己回答錯了的情況,說出來的答案不對。在遇到一些事情的時候,孩子會變得非常的”好勝心”,會對自己做事的結果十分的焦慮。
父母可能會非常非常生氣,也會嚴厲地給孩子貼上”壞孩子”的標簽,其實這樣的做法并不正確。孩子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畢竟都是不成熟的。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60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