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孩子厭學叛逆怎么教育
暑假已經過了一半了,可是我的身邊卻沒有一個朋友。有位家長告訴我,他們家里有兩個孩子,大的11歲,小的11歲。本來,我認為一個人的教育問題,肯定跟一個人的性格、品行以及思想有關,可是,事情卻一直在我的“壓迫”下。
有一天,他們家突然來了一位美國客人,給孩子安排了參觀。參觀完后,這位外國客人跟我說,我家這個外國小男孩,整天就想著玩,不愿意和他的父母交流,還總是和父母頂嘴,父母說什么,他都說“不”。說著說著,這個小男孩惱羞成怒了,“不” ,竟然舉起了白旗,氣勢上來了,“我來,你來,你來,你來!”這下,所有人都開始了圍著他轉圈圈圈圈圈圈圈圈。我氣不過,上去就是一頓臭罵,然后他又開始動手打我,我被他狠狠地打了一頓。不知道是他真的把我打醒了,還是我的過分緊張引起了他的自責,他趕緊跟我道歉,“媽媽,我錯了,以后我再也不敢了。”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我以為,這就是愛的語言,可孩子卻沉默不語,滿臉痛苦。他還用刀子捅了我的脖子,我又哭了,我終于明白,他眼里只有我的成績,再也不相信我的愛了。我對不起他,我又恨他。
03
父母和孩子的每一次爭吵,都在傷害孩子的心。
前不久,重慶一名男孩,因成績下滑,被父親揍了一頓,一氣之下,他選擇了跳樓自殺。
報道里,父親說,當天早上5點20分,他看到兒子跳樓自殺。
他一時沖動,便拿起了菜刀,砍了父親的神經。
被父親發現后,他又驚訝又悲傷地哭了。
他哭著問,為什么要自殺,父母為什么要這么狠心?
很多人沒想過這個問題。
如果孩子們不曾體驗過這樣的痛苦,就不可能會明白發生這樣的事會持續多久。
所以,父母一定要讓孩子明白:
我們沒有權利去做他人的傀儡。
而作為父母,我們自己的孩子,是有生命力有想法的生命。
我們都知道,孩子天生是愿意模仿的,當父母的行為得當,孩子也會產生相應的模仿。
當然,這種模仿是要投入更多的感情、陪伴、期望的,而不是命令和指責。
比如,孩子第一次看到狗圖片,他們會把狗當做鏡子,當成自己的父母。
我們給孩子說,“你再看狗,我就把你扔出去。”
當孩子不聽話時,很多父母會覺得孩子就是不聽話,那么不聽話就應該好好管束,否則就不能有自己的生活。
但事實上,孩子對父母的信任和期待不會一下子就消失不見了。當孩子不再信任父母,父母也就無法和孩子建立起足夠的親密關系。
當孩子長大后,他們會跟父母越來越疏遠。
因為他們知道,跟父母在一起的時間有那么多,他們不需要時時刻刻跟父母在一起。
當然,孩子們不可能永遠都是依賴父母的。
他們更需要父母的陪伴和指導。
事實上,孩子們很多時候,只是需要父母能夠陪在自己身邊,哪怕只是用一分鐘。
父母也許能夠監督孩子一分鐘,但是要讓孩子自己感悟到,他們需要父母陪伴的時間,而他們需要的,父母其實也只不過是他們人生中的引導者和陪伴者。
只有這樣,孩子才能體會到被愛的感覺,才會產生積極響應父母的關懷,才會對父母有更多的信任,也會在他們需要的時候給與更多的鼓勵和支持。
3.放手讓孩子自己做
想要成為更好的父母,最好的事情便是放手讓孩子自己做,我們都要相信孩子的能力,那么這個時候,無論孩子做什么事情,父母都要給予他們支持,不能過度的保護和束縛孩子。
孩子想要自我獨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長不妨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完成,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獲得更大的成就感,從而變得更好。
【總結】
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雖然我們只是生下來孩子,但是我們卻可以通過與孩子的相處方式,給孩子更多的自由,和孩子一起探索未知領域,感受生活的樂趣,讓孩子在不斷成長的過程中,不斷的完善自我,完善自己。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63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