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孩子厭學比率高達54.6%,男孩和女孩厭學比率分別為55%和55%。
這個數據是非常具有沖擊力的。
青春期正處在一個不斷“喪失”的階段。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很多孩子在學習中出現困難,然后逐漸產生厭學情緒,最終形成休學或輟學的惡性循環。
雖然這幾年我們國家的中小學生人數呈快速增長,但我們卻仍然在出現這樣的問題。
那么我們的孩子厭學、叛逆、心理問題又有哪些呢?
在厭學的原因中,我們不得不提到的“情緒失調障礙”。
情緒失調障礙,英文簡稱為情緒失調,簡稱躁郁癥,是一種由于情緒失調導致的心理障礙。它主要表現為對刺激源于強烈的情緒無法控制而產生的情感反應,通常表現為口干、手腳冰涼、出汗多汗、失眠、頭暈、注意力不集中、反應遲鈍等,還會有頭痛、頭暈、肌肉萎縮、睡眠欠佳、食欲減退等表現,嚴重的還會導致猝死。
圖片來源于網絡
在兒童心理專家里,厭學是一種常見的情緒障礙,但很多家長在孩子出現厭學時還不當一回事,以為只是孩子一時的貪玩,等到上學后再去糾正就可以了。
其實,厭學并非是孩子懶,而是孩子對學習的感受力有問題,不想學習,只想玩,才算是厭學。
孩子厭學,除了自身原因,不排除外部原因,畢竟心智尚未成熟的他們很容易受到外部的影響。
老師的原因:
孩子出現厭學,有時候和老師有很大關系,尤其是初一、高一階段,后者更換老師之后。
因為這一階段,師生關系每個人際關系都會發生變化,孩子在學校的時間有限,學習上可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最容易出問題的還是孩子自身。
孩子和老師的關系:
孩子和老師的關系好不好,直接影響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效率。
孩子和老師的關系:
孩子和老師的關系好不好,直接影響了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效率。
有很多孩子和老師的關系,一旦出現問題,就會影響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效率。
在學校的時候,能不能適應得好,決定了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效率。
但是回到家里,我們就很難改變。
舉個例子。
有位媽媽說,兒子升入三年級了,一二年級的時候,明明寫得特別好,可是,一二年級的時候,考試成績卻出現了很大的問題。
每次考完試后,媽媽就會在家長群里發成績。
結果,老師在群里發了一堆通知。
媽媽就很生氣,很失望,但是又不敢當面說出自己的不好的地方。
她總是忍不住,發了脾氣。
一開始,媽媽也以為,自己不會跟老師當面說孩子的不好的地方,也不會跟老師說孩子的不足。
但是,她看到老師發了一條消息后,她內心就又很難受了。
她特別難過地問老師,為什么自己這么多年的努力都白費了,自己為什么沒有給老師一個滿意的答復?
她想了想,說:
“因為我的孩子成績不好,所以我一直覺得對不起老師。
老師說,她是最不容易的老師,要努力培養她,教她方法。
所以,我就問她:“老師,你說的方法對嗎?”
她說:“對啊,我每天看著孩子,教她做題,還有背單詞,每天給她講故事,可是她就是學不會。”
這就是所謂的“破窗效應”。
她后來還跟我說,其實自己學習的時候也特別努力,因為之前她的媽媽一直跟自己說只要努力了,沒有什么遺憾。
她沒有辜負媽媽對她的期望,但是卻對自己要求很高。
考試前很緊張,但是她就是靜不下心來,考試之前非常焦慮,非常緊張,因為擔心考不好,所以就一直在考場上做小動作,一直在記筆記,老師說什么也不聽,結果成績出來之后,她的成績排名從前20多名滑到了20多名。
這樣的表現不僅給她帶來了很大的打擊,更讓她開始厭惡學習。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66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