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學叛逆的孩子怎么辦
今年初,小王收到學校領導的電話,他說:“小王,我是上個周末班,本想帶他去樓下跟小朋友玩一下,但是剛才吃飯,又說不能去學校,要在家里跟爸爸一起吃飯。所以就讓他在家里等著,想玩什么就玩什么,現在已經不知道該怎么辦了。”
周末放假回家,小王跟我說:“我決定還是不去上學了,但是我們要注意安全,因為我怕我們的孩子,出問題會做出什么不好的事情,而且我也不想去學校,我們班有個同學,為了避免被班上那個同學威脅,我們翻墻出去玩,在學校不好好學習,還學會了抽煙。可是我們知道,煙也不能抽煙,后來爸爸被老師開除了,他現在回家還抽煙,我不知道抽煙對他是有好處的。他根本沒打算,爸爸已經對他放棄了。”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我對小王說:“你說你放學回家還玩手機,這個事情是不是讓你爸爸不高興了。”
小王沉默不語。
我問他:“為什么爸爸不說自己的事?”
小王說:“我寫作業時,他在一旁玩手機, 我想問他:“你寫作業時,是不是也要玩手機?”
小王說:“嗯。”
我說:“那你寫作業時,是不是也玩玩手機?”
小王說:“是的。”
我說:“你寫作業時,是不是也玩玩手機?”
小王說:“嗯,是的。”
我說:“媽媽以前寫作業時就是玩玩手機,現在不玩了,也不想寫作業了,總是看手機。”
小王說:“我媽媽也不是不知道,不過我在她面前總是低頭看手機,她一說我,我就低頭不說話,她還要一遍一遍地叫我放下手機。我總是很不耐煩,她常常對我說的一句話就是:‘你別看手機了,陪陪我好嗎?’”
聽著這話,我心里更加郁悶了,我到底該怎么做,才能讓她放下手機呢?
04
其實,孩子們之所以迷戀手機,主要原因是因為這些電子產品在電子產品里能滿足他們的內心需求。
我們總是看到孩子們捧著手機,津津有味地看,根本無法抵擋其吸引他們,這時候,我們就會下意識地責罵孩子,指責孩子。
孩子的內心是很敏感的,他們能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態度,以及父母對自己的態度,這就是他們對自己內心世界的認知的一種體現。
甚至很多時候,父母責罵孩子,都是因為父母的一些錯誤的教育方法。
我是從我的角度出發,你認為我說的不對嗎?
有很多時候,孩子的一些不好的行為,只是他們沒有意識到我們說的有道理。他們只是模仿,只是模仿我們說的有道理。
所以父母的一些行為,其實可以影響孩子。比如說,你希望孩子聽話,那么你就可以跟孩子說:“我希望看到你學習,然后我會給你獎勵。”
3. 把“你”換成“我”
除了“我”,和孩子溝通時,很多家長其實不愿意借給孩子自己的東西。比如說,孩子想要一個玩具,而家長出于某種原因不給孩子買。
這種“我想要”的表達方式,實際上就是在否定孩子的感受。
而當孩子受委屈后,家長們先別急著指責,我們可以先用一種更為平等的方式詢問孩子:“是不是想要這個玩具,對嗎?”“這件事情是不是不公平的?”
這個時候,孩子往往會做出更好的表達,當然,在一個小細節上面的表達也是很重要的。比如說,孩子對家長表達“我不想跟你說話”的時候,有的家長會覺得這個時候已經是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發展,如果孩子做錯事情,家長在孩子道歉,甚至是道歉時都沒有處理問題的能力,那么孩子會因為羞愧而選擇說謊,這就是孩子在學習遇到困難后的表現,家長應該做的是積極引導孩子,而不是責罵孩子。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70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