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會上幾個興趣愛好班,什么唱歌、跳舞、鋼琴、美術……
品類之多,常見的也有好幾十種。
正是品類太多,媽媽們往往蒙了圈,不知道如何選擇。
1
這不,遇到兩位不知道如何為孩子的愛好做選擇的媽媽,來咨詢我……
案例一:
學校選鼓號樂隊和管弦樂隊的隊員,孩子都被選上了,但上課時間沖突,老師讓孩子自己選一個。
孩子拿不定主義。
爸爸覺得管弦優雅,專業性更高,可以單獨演奏。
并且孩子已經學了3年鋼琴,推薦大提琴(孩子二年級在北京是某樂隊的,上過幾節大提琴課)。
媽媽則擔心大提琴比較枯燥,出成果慢。孩子本來上學期就狀態不太好,擔心難度比較大的樂器會變成她的一個負擔。
而鼓號隊學習更簡單一些,團體合作,感覺更能振奮精神,有利于她往積極的方向發展。
媽媽問我應該怎么選?
案例二:
三年級的女孩樂感超好,又特別喜歡跳舞,現在同時在學爵士舞和中國舞,都超級出色。
媽媽卻希望女兒練鋼琴,她說鋼琴可以在臺上獨自演奏,更容易被人看到,跳舞在一堆人當中,根本就出不了鏡頭。
媽媽問我應該怎么給孩子做選擇?
2
看了這兩個問題,雷老師不得不先說一下,孩子選擇興趣愛好的目的,大方向歸類主要有以下三種:
一、純粹作為娛樂
比如孩子喜歡唱歌,家長也不需要他唱出什么成績,就是跟著吼吼,孩子開心就好。
這一類家長沒什么期望,孩子開心就好,當然,學會的愛好,也能作為孩子在生活中郁悶時轉換情緒的工具。
二、鍛煉孩子的優秀品質和能力
一個人,不管學習什么興趣愛好,只要堅持學下去,基本上都能達到這兩個目的。
比如長期學習都可以鍛煉人的忍耐力、堅持的毅力等等。
那至于人的能力,比如運動類,可以讓我們體魄更健康;舞蹈類可以讓我們更有氣質;棋牌類可以開發我們的大腦……
總之,選準一樣愛好,堅持下去,收獲的都一定是身體和品質的雙重提升。
三、為將來的升學鋪路
有的父母則考慮得比較長遠。
例如,曾經有一位父親為了讓女兒將來能夠上北大,從初一開始就刻意為孩子選擇了一種民族樂器學習。
他是提前打聽到北大每年都招會這種樂器的學生,但招生數量少且要求高。
所以這位爸爸特意找了全國教這種樂器最頂尖的老師來教授,最后,孩子如愿以償考入了北大。
因此,當你明白了自己為孩子報班的目的,就很容易做出選擇了。
3
現在我們再回過頭來看前面兩位媽媽咨詢的問題。
第一個案例中,我告訴媽媽,如果不打算把孩子往特別專業的方向培養,只是學校的普通樂隊,那你就征求孩子的意見。
可以把這兩個樂隊的優勢和劣勢都幫助孩子一起查詢、排列出來,然后讓孩子自己來做選擇。
果然,媽媽過了一會兒就給我發來信息說,其實孩子心中已經有了答案,所以根本不需要她去做任何分析。
你看,其實孩子比我們想象中有主見得多,家長還在那里拼命地糾結,孩子早就已經拿定了主意。
我們再來看第二個案例。
在這個案例中,我其實更建議媽媽不要為孩子選擇鋼琴,因為孩子就是非常喜歡舞蹈,而且表現特別出色。
再加上孩子已經三年級了,這個時候學鋼琴雖然不說太晚,但至少不算是太早,是需要下很大的功夫去練習的。
但是媽媽的目的是想孩子出名,所以想要挑選一個孩子能夠在舞臺上獨自綻放的興趣愛好。
后來,我就建議媽媽可以帶孩子先去體驗幾節鋼琴課,如果孩子確實喜歡,也有好好學習的意愿,再安排學習。
在這個案例中,如果孩子不喜歡彈鋼琴,就算媽媽再想孩子出名也是難以實現的想法。
對于興趣愛好的選擇,我更建議媽媽們在孩子較小的時候,尤其是在三年級之前,讓孩子多去嘗試。
看看孩子最喜歡哪一種興趣愛好,或者在哪一塊上更有天賦。
然后上了三年級就基本固定下來,父母則支持并鼓勵孩子在擅長的興趣愛好上堅持走下去。
最后,希望孩子們都能找到心中的愛好,既是心中所愛,又能做到很好!
我是學霸教練雷老師,從事教育行業多年,一手家庭教育理論,一手學習提分方法,幫助孩子提升學習成績,幫助家長解決教育難題。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34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