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厭學不進學校怎么辦?
1、 和孩子進行溝通。
當你改變自己的態(tài)度,其實孩子也改變了,孩子也可能不進學校了,但是這并不是家長的改變,是孩子的改變,包括學校的環(huán)境改變,是因為師生同學關(guān)系的改變,還有孩子的學習目標的改變,孩子學習動力的提升等,一一讓孩子自己訂立目標,孩子的狀態(tài)有所好轉(zhuǎn)。
點咨詢免費領(lǐng)取《左養(yǎng)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2、 和孩子一起解決困難。
當孩子不愿意去學校上課時,家長可以和老師多溝通,了解孩子在校的情況,請老師給予幫助,解決孩子的問題,同時也讓老師了解到,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學校老師和家長的共同參與是非常重要的,家長需要和老師成為合作伙伴,而不是一方主導,這樣的家庭關(guān)系模式下,孩子往往是會變得越來越不愿意去上學的,在學校也會表現(xiàn)得越來越不開心,更不喜歡老師和同學了。
我們家長要及時和老師溝通,反映孩子在校的情況,共同幫助孩子度過難關(guān)。
3、 給孩子講清楚上學的好處。
讓孩子明白上學是自己受用一生的事,而非學校的事,對學習起到積極作用。
要讓孩子明白,上學不只是為了學習知識,更是為了能夠適應環(huán)境,適應社會,學會與人相處,長大成人是為了擁有獨立的人格,不被人欺負,不受別人欺負。
要讓孩子明白上學是為了自己,為了自己將來能夠有能力為自己的人生幸福。
四、如何面對學校和老師的“情感綁架”
一位校長曾經(jīng)在網(wǎng)上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一次她和一位老校長聊天,正好他的兒子在課堂上睡著了,她就把孩子叫醒,問他叫醒。
他兒子說:“媽媽,你睡醒了嗎?”
她說:“沒有啊,你在睡夢里沒有看到老師,嚇得我一骨碌碌碌碌碌碌碌碌碌碌碌碌碌無為還錢、錢、房,還有人和你一起度過一生呢!”
“如果你睡懶覺了,你就遲到了。如果你吃早餐的時候多問了一句,你就會主動說:“媽媽,我早飯還沒吃呢。”
他也想起來,并且告訴他:“你早就知道了。”
每天都有人叫他起床,而他卻說:“不想起床。”
他說:“不想上學。”
媽媽就問:“為什么?”
他說:“你沒有告訴我。”
媽媽說:“好,那你先洗漱。”
他很快就洗漱好了,然后去上學了。
臨走前,他給媽媽說:“媽媽,我不想上學,我要看手機。”
他拿過一個新手機,直接打開了屏幕,噼里啪啦說了一句:“媽媽,你看手機上的這個男朋友怎么這么厲害,他居然能考上清華。”
他說:“你都這么厲害了,你還有什么好說的?”
聽到他的這番話,媽媽頓時就慌了神了,馬上朝他吼道:“你怎么不學好?”
“考不上清華,你就去死!”
他的母親正打算要打他,他才說了一句:“這是你的隱私。”
聽到這話,他媽媽很憤怒。
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要注意保護孩子的隱私。
有些父母看到孩子打游戲、談戀愛,會非常生氣,會把孩子的手機沒收,不讓他接觸。
殊不知,這樣做,會給孩子帶來嚴重危害。
首先,孩子會產(chǎn)生強烈的逆反心理
,你越不讓他做什么,他就越要做什么,以此來表示反抗。
而有些家長的處理方法比較極端,他們會把孩子關(guān)在家里,不讓孩子與外界發(fā)生任何聯(lián)系,甚至不讓他們出門,完全切斷了孩子與外界交往的渠道。
孩子會覺得不被理解、被束縛,產(chǎn)生強烈的逆反心理。
其次,父母感情不和,不能正確對待孩子的學習問題
。孩子本身學習壓力就很大,在這樣的家庭環(huán)境中,無法安心學習,自然而然地就會出現(xiàn)厭學情緒。
最后,父母的管教方式也會讓孩子感到厭煩。
很多父母管教孩子的方式都是以愛的名義出發(fā),這種父母看似是為了孩子好,其實是出于愛的幌子。
在這種環(huán)境下長大的孩子,往往會產(chǎn)生巨大的逆反心理,也就是我們所謂的“逆反心理”。
有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最常用的兩種方式就是打罵式,有些父母奉行打罵教育,認為只有這樣孩子才能長記性,才會有所改變。
殊不知,父母對孩子的打罵式教育不僅不能讓孩子變得聽話,反而還會讓孩子變本加厲。父母的打罵吼叫只會讓孩子更加懼怕父母,甚至會對父母產(chǎn)生怨恨心理,這樣孩子的教育自然也是不會起到任何的作用的。
2、 對孩子有求必應
當孩子提出無理要求的時候,父母一定要懂得對孩子有求必應,要懂得滿足孩子的要求,這樣才不會讓孩子變得任性。
父母不要盲目的去滿足孩子的要求,每當孩子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時,都要考慮到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通過“懲罰”來讓孩子明白自己為什么會這么做,從而讓孩子明白自己的錯誤行為。
原創(chuàng)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59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