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不聽話的孩子,不聽話的孩子,更不聽話的孩子。對不聽話的孩子,尤其是對那些愛和理解他們的成人而言,我們常常在感到無能為力時,用不聽話來消極抵抗,或者把他們視為沒骨的孩子。
許多父母反映,孩子在幼兒園的時候很乖,很聽話,也很乖。
可是,他們往往進入青春期后,開始反感父母的嘮叨和話語。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他們覺得自己長大了,不想父母再把自己當小孩,希望父母把自己當小孩看待,所以,行動和思想往往會比父母更加嘮叨和情緒化。
更讓人擔心的是,很多孩子會因此產生逆反的心理,更加不愿意和家長溝通。
其實,在孩子進入青春期后,也就意味著他開始慢慢長大,開始進入青春期,他們的身體和心理也發生了很大變化。
進入青春期的孩子,開始有了自我意識,從心理上想要脫離父母,父母的影響力開始真正成為孩子的朋友,他們身上的缺點和優點會被逐漸放大,父母應該給孩子更多的關愛和指導。
所以孩子在青春期,特別想要改變自己,想要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用自己的標準去衡量自己和他人,于是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會和父母對著干,甚至會為了讓父母生氣而故意跟父母對著干。
我們都知道,進入青春期的孩子,身體和心理都會發生巨大變化,父母要給孩子自由空間,尊重孩子的選擇,只要不傷害孩子的身體健康,不影響孩子的學習和生活,那么父母就放手,讓孩子去嘗試,哪怕是錯了也不要過多的干涉。
當孩子嘗試了失敗,父母記得告訴孩子下次再試就好了,而不是指責孩子不聽話,不好好學。
2、信任孩子
每個孩子都有自尊心,尤其是處于青春期的孩子,更加敏感,如果父母不信任孩子,孩子就會從父母的話里找存在感,于是父母們要懂得給孩子多一些信任,讓孩子感覺到父母對他的在意,并不是不信任,孩子就會慢慢變得越來越優秀。
(1)、孩子的問題,從來不是父母的錯
“言傳身教”是比任何語言都重要的,只有父母的教育是到位的,孩子才會聽,才會做。
每個孩子都有自我成長的天性,父母不能要求孩子一下子就達到自己的目標,這樣會給孩子造成更大的壓力,讓孩子覺得自己真的很笨,對學習產生抵觸心理。
當父母的目光和孩子足夠遠時,他會發現自己身上的閃光點。
當孩子不再像小時候那樣,什么都不想說,而是喜歡自己做決定,而父母給他的選擇,會成為他前進的動力。
(2)、讓孩子去做他擅長的事情
如果孩子沉迷于做他特別喜歡做的事情,比如說閱讀、運動、畫畫等等,父母應該給予孩子鼓勵,讓他從這些事情中找到自己的成就感。
只有當他覺得自己的目標足夠大,夠努力時,他才有動力去做這件事。
孩子學習的時候,父母不要在旁邊叨叨叨,也不要時不時地問一句:“你要不要喝水?”“你要不要尿尿尿尿?”這樣會給孩子增加孩子的壓力。
我們可以在他表現好的時候,幫他總結一下他哪方面的進步,或者是讓他自己總結一下他哪里進步了,讓他自己去找一些他曾經做過的錯題。
這樣就會讓孩子找到成就感和自信,他會對自己更有信心,自然也就會多把注意力放在學習上,避免走神。
· 04 ·
孩子的責任應該是父母的
好多家長可能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孩子在學習上磨蹭,總是寫得歪歪斜歪扭的,當老師指出錯誤時,他卻說:“老師我沒看錯吧,這些題目我都會做的。”當老師要求他回答問題時,他卻說:“老師你沒看錯吧?他是在思考,你能不能跟他一樣多思考一下?”
是的,“多思考一下”這句話,是幫助孩子找到問題的關鍵,讓他看清楚自己的缺點和問題所在,并想辦法改進。
以上,就是馬老師教給家長們的第五招:
不要讓孩子成為你的軟肋,不要以“聽話”來要求孩子。要聽話,才能讓孩子不辜負自己,才能讓孩子走在健康的道路上。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61835.html